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境內,始建於1958年。1963年成立專門管理機構。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網絡。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森林可持續經營能力建設、研究與推廣項目示範區,也是黑龍江省加入世界生物圈網絡最早的保護區。2006年,被列為全國示範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紅松為主的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生態系統和珍稀野生動植物,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中文名: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面積:18165.4公頃

森林覆被率:96%

主要保護植物:原始紅松

地理位置

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南坡北段,[1] 地理坐標為E128°58'~129°15'、N 48°02'~48°12',山體不高,地形平緩,海拔280~683米,為坡狀的低山丘陵地段和寬廣谷地,坡度多在1 0~25°之間,個別達35°,氣候年均溫度-0.5℃,無霜期120天左右,年降水量為650毫米,區內水系成樹枝狀。生物地理屬於中國東北區長白植物區系小興安嶺亞區,行政區隸屬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豐林保護區東西長20Kkm,南北寬16km,東、南、北以湯旺河和豐林河為界與五營林業局接壤,西部以630大崗為界與上甘嶺林業局相連,總面積18165.4公頃,核心區總面積4165公頃,緩衝區總面積3812公頃 ,實驗區總面積10188.4公頃。

區域特色

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北方唯一的森林類型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其生態旅遊的主要特色是集自然風光觀賞與生態科普教育於一體,科學的展示原始紅松林古樸神秘的生態魅力。

地質地貌

[2] 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古老的花崗岩分布區,全區地形呈孤島狀,三面環水(河流),低洼,由北、東、南部邊緣向中部緩慢升高,台地與谷地較寬,全區以中部低山所占面積最多,山地一般特徵為頂部渾圓,山體兩側多不對稱,通常陽坡短陡,陰坡長而緩。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有14個森林植被類型,主要為:雲杉紅松林,占有林地面積29.34%;楓樺紅松林,占有林地面積20.64%;針闊混交林,占有林地面積7.17%;椴樹紅松林,占有林地面積2.95%;冷杉林,占有林地面積1.93%。植物區系屬於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區,長白山亞區,小興安嶺北部區,植物有113科612種,其中被子植物507種,裸子植物6種,蕨類植物28種,苔蘚植物71種,菌物有4綱23目55科380種。

土地資源:據1997年森林資源調查,施業區總面積18165 hm,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7424hm,非林地741 hm。在林業用地中有林面積17398 hm、無林地面積26 hm。在有林地中,自然保護林?7941hm、試驗林9457hm 、實驗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分別占施業區總面積的56.1%、22.9%、21%。

視頻

五營豐林保護區最美紅松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