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影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影蝶學名: Chaetodon lineolat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俗名  : 新月蝶、黑蝶仔(臺東)、紅司公(澎湖)、米統仔(澎湖)。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

東非洲,東至夏威夷、馬貴斯群島(Marquesan Is.)及杜夕島(Ducie I.),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島(Lord Howe I.)及澳洲大堡礁。

臺灣分布 : 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見其蹤跡。

棲所生態

棲息於潟湖及面海的珊瑚礁區。常被發現成對漫遊於珊瑚礁區。

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珊瑚蟲、海葵及藻類碎片為食。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蝴蝶魚目 Chaetodontiformes

科: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屬: 蝴蝶魚屬 Chaetodon

種: 紋身蝴蝶魚 C. lineolatus

形態特徵

體高而呈橢圓形;頭部上方輪廓略呈弧形,鼻區處稍內凹。

吻尖而突出,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

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下頜齒各11-12列。體被大型鱗片,

角形,體上半部呈斜上排列,下半部水平排列;

側線向上陡昇至背鰭第XI-XII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

背鰭單一,硬棘XII,軟條24-27,成魚之軟條部末端延長如絲狀;

臀鰭硬棘III,軟條20-22。 [1]

體前部銀白至淡色,後部黃色;吻部暗色;體側具許多窄的暗色橫帶;

眼帶寬於眼徑;成魚自背鰭硬棘部後端基部斜下至臀鰭軟條部後端基部具新月形黑斑帶,

幼魚較短,僅於體上半部具有此斑,但尾柄上具眼點。背鰭及臀鰭軟條部黃色;

尾鰭黃色而後端具黑緣;腹鰭及胸鰭淡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