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帶腹鏈蛇
圖片來自dushewang

黑帶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bitaeniata)為游蛇科腹鏈蛇屬爬行動物[1]

分布於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雲南等地,其標本採集自山區。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00至14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北撣邦

目錄

形態特徵

雲南維西1雄,貢山及地址不詳2雌,西雙版納性別不詳2號。形態描述 蛇體型中等,雄性全長(476+154) mm,雌性全長(479+127) mm。背面橄欖棕色,背鱗邊緣色黑,背側有兩條鑲黑邊的淺黃色縱線紋通達尾末;頭後中央有一條短的黃色縱線紋,唇部黃色;腹面黃色,腹鱗與背鱗交界處為黑色,雌性腹鱗兩側各有一黑點,前後綴連呈鏈紋,雄性無此鏈紋。

頭窄長橢圓形,與頸明顯可分;頰鱗1枚;眶前鱗1或2枚,維西雄性無,較大的頰鱗向後入眶;眶後鱗2或3枚;前顆鱗1或2枚,後顆鱗1-3枚;上唇鱗維西雄性7,2-2-3式,其餘8, 3-2-3或2-3-3式;下唇鱗9或10,均為前5枚切前額片;前額片小於後額片,左右後額片為呈「品」字形排列的3枚小鱗分開不切;背鱗19-19-17行,除雄性兩外側各-行平滑外,余均具弱棱;腹鱗雄性181,雌性163-171枚;肛鱗二分;尾下鱗雙行,雄性83對,雌性72對。上頜齒貢山雌性左21右22枚,連續排列,無齒間隙;西雙版納1號19枚。緬甸喀欽山1雌(AMNH48468)下唇鱗12枚,腹鱗163,尾下鱗88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