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黑山鎮位於萬盛區東南部,距萬盛城區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東與貴州接壤,南與石林相連,西與萬東鄰近,北與南川相連,區位優勢明顯。幅員面積98.65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32個村民組,10105人。境內氣候宜人,森林覆蓋面達65%,極其適合人居。境內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以森林、大峽谷、河流、飛泉、瀑布、草坪為特色的黑山和黑山谷生態旅遊風景區、白雲石、螢石、高嶺土為主的礦產資源和以獼猴桃、方竹筍為主的特色農業資源。景星鄉民風純樸,人民熱情好客,是商家投資和休閒旅遊的絕好之地。[1]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鎮。
旅遊景點
集渝黔山水幽、秀、險、奇於一體的黑山谷,沿大婁山北麓蜿蜒南行,在莽莽叢林中把重慶市和貴州省截開,河東是貴州桐梓柏箐自然保護區,河西是萬盛黑山山脈。這一條風景帶,薈萃了渝黔喀斯特地貌風光之精華,黑山谷則是其中一顆熠熠閃爍的「明珠」。黑山谷峰險峽秀,水碧潭幽,林深樹古,有國家保護動物黑葉猴、金絲猴等出沒,實乃一旅遊、探險和避暑勝地。
黑山一絕:兩岸相「吻」的峽谷位於黑山谷景區腹地的鯉魚河,由於受地質結構的影響,河谷呈典型的「V」型深切峽谷形態,風景主要集中在長達1180米的峽谷中,當地人稱「上豬喉」、「中豬喉」和「下豬喉」,意為峽谷像豬的喉管那樣逼仄。
峽谷河床落差甚大,灘多水急,訇然有聲;兩岸鐘乳石密布,古藤倒掛,瀑泉懸垂,讓人幾疑走進仙景。鯉魚峽(即當地人稱的中豬喉)是鯉魚河最為險峻狹窄處,也是最奇最美的一段峽谷。兩岸山峰筆立,高700米至1000多米,崖壁急劇傾斜,最陡處逆傾為110度角,左右岸似已「吻」在一起,唯餘一縫容河水通過。河床最窄一段名「一線天」,長100米,寬不足兩米,水深數米,陽光終日不到,水霧騰騰,涼意襲人,人只有游水或乘皮筏漂過。在水中,人伸開兩臂,一隻手可摸到重慶的山,另一隻手則可摸到貴州的山。
黑山谷二絕:黑葉猴和「猴積」
在黑山谷兩岸崖壁上,有時可望見一群群黑色的猴子在蹦跳嬉戲,它們一見遊人,便倏爾鑽進密林深處,顯得神秘不已。這種黑猴子名叫「遺體黑葉猴」,又名「烏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十分珍稀,我國西南和越南北碚有極量分布。黑葉猴體長約50厘米,頭小尾長,群棲樹上,很少下地。黑山谷原始森林分布較密,為黑葉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從70年代發現第一隻黑葉猴以來,如今這裡已有上百隻左右。
峽谷中有一道十分險峻的懸崖,叫「猴血岩」,每年,黑葉猴群中的母猴都要在這兒留下經血。天長日久,經血層層淤積,將岩壁染成了赭紅色。淤積的母猴經血是一種名貴中藥,可治療諸多婦科疾病,當地人稱「猴積」。由於懸崖太險,採集猴積相當困難。據說,要想采猴積,必須抱有濟世救人的誠心,如果想發財,得先準備棺材。千百年來,從猴血岩成功採集猴積的人寥寥無幾。
黑山谷三絕:「景星碧綠」花
在黑山谷第一高峰——海撥1973米的獅子槽雞公嶺中,有一塊平地,叫「景星台」,可俯瞰整個峽谷風光。景星台終年雲霧繚繞,其土質、溫度、濕度等特別適宜茶葉生長,這裡盛產一種優質綠花——「景星碧綠」。該茶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清爽宜人,滋味醇和,品後回甘,帶有獨特的地域花香。品一口「景星碧綠」,滿口生津,唇齒留香。據地方志記載,「景星碧綠」曾為貢花,供御用。1958年該茶被評為當時四川三大名茶之一,後載入中國名茶志。
鄉鎮項目
黑山鎮與投資方共同投資3000萬元,企業總占地面積351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該項目於2008年8月4日正式落地,整個工程計劃分二期完成,2008年主要完成生產車間和其他的輔助設備建設,並投入生產。到2009年完成菌劑項目建設。該公司生產的有機肥,主要原料為國能黑山生物發電有限公司產後所排出的灰渣,2007年11月該公司已經和該電廠簽訂了灰渣供需合同,該公司計劃年產微生物菌劑1萬噸,生產微生物有機複合肥8萬噸,年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實現利潤2500萬元,稅金825萬元,將安排下崗職工及農村剩餘勞動力150人。
另一個項目是黑山縣萬程膨潤土有限責任公司同國家地質學院、冶金設計研究院、遼河油田總公司建立膨潤土深加工的科研項目課題,共同開發新產品,項目總投資4700萬元,企業總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該項目於2008年4月正式落地,預計2008年11月底全部工程竣工投產。該公司主要是提高現有膨潤土資源的經濟效益,把現有儲量近6500萬噸的鈣基土開發加工成鈉基土,減少資源的浪費,該項目投產後估算年產20萬噸濕法鈉基土粉,銷售收入達億元,利稅2900萬元。[2]
經濟建設
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是黑山鎮農業實現跨躍式發展的必由之路。2008年,該鎮農業發展將立足於「五個一」,即:「一個果」(獼猴桃)、「一根筍」(方竹筍)、「一片茶」(黑山雪芽)、「一塊肉」(黑山老臘肉)、「一隻雞」(山地雞),依託「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採取三大措施,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為全鎮的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力組織實施土地治理工程,改善基礎設施。搞好中低產田改造,改善水利配套設施是發展特色農業的首要前提。黑山鎮將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和土地整治項目,力爭實現土地整治1000畝,着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建設產業基地,推進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引導重慶新西南獼猴桃發展有限公司完成北門獼猴桃示範基地建設,為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奠定基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引導果農積極調整結構,逐步擴大優質獼猴桃基地規模;着力抓好方竹筍基地建設,不斷擴大規模,提高單位產量;鼓勵和支持山地雞、蛋雞養殖,力爭將養殖戶擴大到30戶,形成6萬隻的規模。
依託龍頭企業,打造農業品牌。引導和支持重慶新西南獼猴桃發展有限公司、重慶黑山綠珍旅遊開發公司等公司,大力開發黑山獼猴桃系列產品,抓好「黑山雪芽」品牌的市場推廣,搞好黑山方竹筍加工,擴大「黑山老臘肉」生產規模,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3]
黨政建設
圍繞黨風廉政建設目標,黑山鎮採取五項工作措施,進一步強化黨風廉政建設。
抓好經常性教育。以警示教育為重點,突出教育的經常性和延續性。通過觀看黨風廉政教育警示片、廉政學習等方式,以鮮活的反面事例,分析事例中人物違法違紀的原因,警示大家引以為戒,不斷增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自覺性。
抓好廉政管理。結合本鎮工作實際,制定了黨風廉政目標責任書,並與機關各部門、各村黨支部、村委會簽訂了責任書,明確責任考核、責任追究。
抓好制度建設。圍繞本鎮的工作特點,進一步規範了鎮機關的作息、學習、會議、用車、接待、財務等管理制度;按照《黑山鎮村社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對社級財務的管理進行細化,進一步明確審批、監管等程序。
抓好財務公開。對惠民政策、濟貧救困、重大資金使用等情況及時進行公開;並對鎮、村的各項財務收支情況定期進行公開,增加財務工作的透明度,有效實現了群眾督廉、促廉。
五是抓好監督檢查。設立了專門的舉報箱和舉報電話並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聘用了廉政義務監督員進行廉政監督。同時鎮紀委對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隨時進行督查。[4]
人才培養
老黑山鎮和光村的科技女能手黃鳳蓮潛心食用菌菌種研究,先後研製出抗腐爛、抗雜菌的「鳳蓮1號」、「鳳蓮8號」、「中熟9號」、「晚熟10號」和秋耳、凍蘑等菌種。2005年,她還成功地研製了柳松茸菌種。
黃鳳蓮是遠近聞名的創新型農民,前來向她詢問技術難題的人幾乎踏破了她家的門檻,為幫助眾鄉親系統地掌握食用菌栽培技術,她把多年摸索的經驗,編成科普讀物,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鄉親們。幾年來,在她的帶動下,全鎮有100多戶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東寧縣老黑山鎮認準了「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這個理兒,制定了《「創新型農民」五年培養規劃》,以培養「創新型農民」為切入點,通過資金扶持與獎勵、政策引導與培訓、典型宣傳與帶動等方式,培養新技術示範人、新產業帶頭人、新品種試驗人、新行業領路人、新觀念倡導人,以此帶動全鎮農民使用新技術,推廣新品種,發展新產業,涉足新行業。
據統計,符合老黑山鎮「創新型」農民標準的已有60多人,創新型農民成了老黑山鎮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帶動了許多農民走上致富路。在這些「創新型農民」的帶領下,老黑山鎮經濟發展迅速,2006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96億元,農業經濟總收入1.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29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10%和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