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喉毛腳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喉毛腳燕

中文學名: 黑喉毛腳燕
拉丁學名:Delichon nipalensi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燕科
屬:毛腳燕屬
種: 黑喉毛腳燕
亞   種: 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Horsfield & Moore, 1854
英文名稱: Nepal House-martin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黑喉毛腳燕[1](學名:Delichon nipalensis)為燕科毛腳燕屬的鳥類。體長約 12厘米,是一種體型小的鋼藍黑色及白色燕。似毛腳燕及煙腹毛腳燕,但體型較小,腰部白色帶較狹,尾平,狹窄的頸圈白色,頦及喉暗黑色,尾下覆羽輝黑。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褐色,被白色羽至趾。

棲息於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溪流沿岸岩石間。常成群生活,多數時候都在不停的在棲息地上空飛翔,性較溫順,有時也接近人類住宅。主要以昆蟲為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緬甸西部、老撾及越南西北部。

外形特徵

體型輕小,活動敏捷,以擅長飛行而著稱,善於在高空疾飛啄取昆蟲。喙短而寬扁,基部寬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極深,嘴須不發達。翅狹長而尖,擅長在空中捕捉飛蟲;尾呈叉狀,形成"燕尾",腳短而細弱,趾三前一後。

黑喉毛腳燕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頭兩側、頦、頭頂、後頸、背、肩、兩翅覆羽、最長的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具深藍色金屬光澤。後頸羽毛基部白色,常常顯露於外,形成不完整的領環;腰白色,短的尾上覆羽白色而帶黑色尖端,飛羽黑色,外側羽緣微具金屬光澤。眼先絨黑色,頰和耳覆羽黑色而無光澤。頦、喉黑色或灰黑色,後者常綴有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而具藍色光澤。頸側灰黑色,胸兩側黑褐色,腋羽與翼下覆羽黑色,其餘下體白色,跗跖及趾被白色絨羽。尾叉短、幾成方形。虹膜暗褐色,嘴角褐色到黑褐色,跗跖及趾被白色絨羽。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黑色上體部分羽色較暗褐且缺少光澤,喉雜有更多的白色斑點,整個下體沾有灰色。

生活習性

黑喉毛腳燕為夏候鳥,每年4-5月遷來,10月末-11月初遷走。或許部分留居,為留鳥。

群棲性。飛行平緩帶俯衝、滑翔及急轉彎。多數時候都在不停的在棲息地上空飛翔,性較溫順,有時也接近人類住宅。主要以昆蟲為食。

叫聲:甚安靜。飛行時偶作短促高音chi-i[2]

棲身環境

繁殖期集群於海拔1500米以上有溪流的高山上。夏季於海拔2000-4000米,冬季下至350米。棲於河谷及山崖。在中國罕見於雲南極西南及西藏東南部,活動於喜馬拉雅山脈、緬甸西部、老撾及越南西北部。

生長繁殖

黑喉毛腳燕的繁殖期為4-7月,常成群在一起營巢,甚至有多達3000對的大群在一起營巢。通常營巢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岩石上,也有少數營巢在高山懸崖附近人類住宅的房檐下。每窩產卵4-8枚,卵純白色,大小為17.3-19.1毫米×12-13.4毫米。在山崖邊或在建築物等處砌泥巢。孵化及育雛由兩性擔任,孵化期約15-19天,雛期約20天。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緬甸西部、老撾及越南西北部;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分布狀況:在中國罕見於雲南極西南及西藏東南部,夏季於海拔2000~4000米,冬季下至350米。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 名
1 黑喉毛腳燕指名亞種 Delichon nipalensis nipalense
2 黑喉毛腳燕雲南亞種 Delichon nipalensis cuttingi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