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閣重綸坊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黃閣重綸坊

位置;城區利橋街東端

成立時間;1628年

黃閣重綸坊位於城區利橋街東端,與瑞雲塔遙相呼應。該坊是為紀念葉向高兩次入閣主政,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建成的。[1]

全坊由一色黛青色花崗岩構成,仿木樓閣式重檐四坡頂。通高10.07米、面闊4柱3間約11米,進深3柱兩間約3米。牌坊門洞跨街,門額為巨大月梁。梁雙面均淺浮雕鰲頭、牡丹、雙鳳等圖案。梁下有透雕神鰲的雀替承托。樑上置青石雕隔扇,雙面鏤空透雕人物3組。中組內容為撫琴、弈棋;透雕人物僧俗,長幼神態各異,袍履、鬚髮分明。隔扇上方為誥封牌,列葉向高、葉父朝榮、祖廣彬、曾祖仕儼四代誥封官銜,有文字2 1行,每行6字,另加款識8字,計134字。牌上用柱頭枋,雙面有淺浮雕。枋上置匾,橫向陰刻楷書「黃閣重綸」四字。牌坊頂樓面寬一間,進深兩間。樓閣中豎立牌匾,署「恩榮」二字,匾周鏤刻飛龍,匾左右一組斗拱,承托橫樑正檁。坊頂正脊中置寶葫蘆,兩端為神鰲銜脊,鰲尾翻掀朝天。次間門洞略低於明間。12柱分立石台上,台高0.33米。柱間仍施月梁,梁雙面淺浮雕鰲頭,下由鏤空雕刻的雀替承托。下層進深兩間。柱間鑲嵌青石鏤空透雕隔扇,隔為前後間。透雕分別為漁、樵、耕、讀。前後檐柱間也各鑲青石透雕隔扇作為門面。透雕分別為「蘇武牧羊」、「楊震拒金」、「秉筆直書」等歷史故事。柱頭用坐斗,柱間仿木結構用額枋、地木伏、穿枋等構件。三間出檐,高與明間誥封牌齊。上層閣樓,闊僅為次間一半,深一間。略有收分。用六柱,立於下層樓頂。柱頭用坐斗、疊斗。承額枋,出頭刻作三捲雲頭。枋下施弓梁,山面中柱用插斗拱兩跳,出跳耍頭,承雨蓋。三面出檐,全高與坊齊。屋脊一端插入柱中,一端刻捲雲向上翹。

整座牌坊結構勻稱、間隔有致、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為我市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坊。這座古坊雖已經受375年風雨剝蝕、但仍保存完整,這對於研究明代以來勞動人民創造的石刻藝術和研究明代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黃閣重綸坊」是福清歷史標誌性的建築物,1985年10月被列為福建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