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門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門鎮

中文名 :黃門鎮

所屬地區: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

黃門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地處清水縣北部,東依新城鄉,南接永清鎮,西連白駝鎮松樹鎮,北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胡川鄉,區域面積98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16802人。 西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析上都增置清水縣,戎邑道,戎邑道治所就在今黃門鄉。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置冶坊寨(今黃門鄉王店村)。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上郵鎮。1950年,屬上擲區黃門鄉。1958年,為黃門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2015年11月,撤鄉設鎮,鎮政府駐地及行政區域管轄範圍不變。 截至2020年6月,黃門鎮下轄2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 2018年,黃門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1]

位置境域

黃門鎮,地處清水縣北部,東依新城鄉,南接永清鎮,西連白駝鎮、松樹鎮,北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胡川鄉,區域面積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黃門鎮地處隴山山地向梁窮過渡地帶,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地形為「三山(梁)夾三川」。北部隴山余脈;中部高峰科梁(玉屏山)支脈;南部隴山余脈。自西向東形成冶坊川、黃門川和元川;境內主要山峰有邦山(薛家梁)、大西山、月亮山、劉家大山、南山樑等。最高點位於東部薛家梁,海拔2004米;最低點位於西南部的元川子,海拔1500米。

氣候

黃門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8.7℃,1月平均氣溫為-5.5℃,極端最低氣溫-24.9℃(1958年12月22日);7月平均氣溫19.5℃,極端最高氣溫36℃(1985年7月21日);生長期年平均186天,無霜期年平均16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15.6小時,年總輻射112.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9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雨量820毫米(1972年),極端年最少降雨340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6~8月,7月最多。

水文

黃門鎮境內河道屬渭河流域,流域面積61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後川河,總長22.3千米;二級河長谷河、冶坊河、左溝河、後坡河、張溝河5條,河流總長度56.6千米,河網密度0.58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155.8萬立方米,年排澇量237.6萬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657.3萬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後川河,從張家川縣倉下村流經境內王店、長谷、硬口、台子、小河、下成、元川七村,長22.3千米,流域面積73.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1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長谷河、冶坊河、左溝河、後坡河等。

自然災害

黃門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低溫、霜凍、暴雨冰雹、大風等;乾旱、低溫、霜凍災害大致五年一遇;暴雨、冰雹災害八年一遇;1999年5月6日,遭受特大冰雹襲擊,0.7萬畝農作物嚴重受災,絕收面積達0.56萬畝,直接經濟損失約397萬元。

自然資源

黃門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磁鐵礦、黃銅礦等;其中磁鐵礦儲量7.3萬噸,地質儲量3.2萬噸;黃銅礦儲量6.4萬噸,地質儲量2.3萬噸;已經開發的有野牛灣溝銅礦,位於長谷村孫家峽,礦區面積2.7平方千米,地質儲量1.8萬噸,可采量1.1萬噸,年產量512噸;地下水總儲量為41.6萬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境內川區,年利用1500立方米;林地面積11843畝,植被覆蓋率達30%;境內現有野生動物27種,有野生種子植物146種。

人口

2011年末,黃門鎮轄區總人口16413人。 2017年,黃門鎮常住人口15196人。 2018年,黃門鎮戶籍人口16802人。

視頻

1505434919091清水縣黃門鎮紅勝班皮影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