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門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門鄉位於清水縣北部,東依新城鄉,南接永清鎮,西連松樹鄉白駝鎮,北鄰張家川縣。黃門,因原九台山青龍寺第一座山為黃色而得名。全鄉轄13個行政村,58個村民小組,3209戶,總人口16023人。

地處省道305張清公路沿線,距縣城25公里,海拔1500米,後川河由張川入境,流經黃門鄉17公里,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年平均氣溫9.5℃-10℃,無霜期130天。共有耕地面積54825畝,人均3.42畝。總面積97平方公里,2007年全鄉人均純收入1696元。古蹟有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設冶坊縣城(今黃門鄉王店)遺址一處。

2015年11月,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等22個鄉鎮的批覆》(甘民發〔2015〕113號)精神,經清水縣政府研究,撤銷黃門鄉,改設黃門鎮,鎮政府駐地及行政區域管轄範圍不變。[1]

地理位置

黃門鄉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近年來,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大棚蔬菜、蘆筍、甜玉米、馬鈴薯為主的現代農業形成規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鄉政府辦公樓、文化中心、計生服務所、寄宿制中心小學、汽車站、派出所、中心衛生院、獸醫站、信用社等辦公、業務大樓相繼建成。建成台子、王店、下成、元川5座橋樑橫跨後川河岸,建成占地28畝全縣鄉鎮級最大的群眾文化體育中心廣場。

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清水縣旭升建材廠、王店磚廠、陳王磚廠、正茂建材廠、潤民恆順養殖場5家民營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全鄉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2006年被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育協會評為"全國億萬農民體育活動先進鄉";被省農牧廳、省體育局、甘肅省農民體育協會評為"全省元旦春節百萬農民體育活動先進鄉";被市委、市政府、天水軍分區評為"雙擁模範鄉鎮";被縣委、鄉政府評為"平安鄉鎮"、"文明單位"和"綠色單位",2007年馬什村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勞務輸轉先進村",2008年王店村被評為"文明村"。

農業發展

旱作農業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黃門鄉把旱作農業推廣作為促進農業產業化建設、保障糧食安全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措施來抓,2008年全鄉共完成全膜雙壟溝播玉米8532畝,其中千畝示範點兩處,下成、小河示範點1680畝;王店、楊李示範點1370畝;500畝示範點兩處,馬什、王硤各一處。

下成村千畝甜玉米

甜玉米,又稱"水果玉米"、"蔬菜玉米"。甜玉米既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又易於被消化吸收。常食甜玉米,還有利於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並可預防腸道疾病和癌症的發生,保健效果較好,被譽為"黃金食品"。

為了全面改善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增效"的目標,利用川地肥沃,後川河水資源豐富,依託張清公路的開通,2007年黃門鄉政府與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下成村種植甜玉米1000畝,畝均純收入達1100元,並聘請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進行指導,調動了廣大群眾發展甜玉米的積極性。2008年,擴大種植規模,採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種植甜玉米1400畝,涉及農戶410戶2012人。由於採用新技術種植,畝均增產110公斤,可增收44元,與普通玉米相比畝均增收500元,人均增收340元,達到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目的。

大棚蔬菜

黃門鄉充分發揮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塑料大棚蔬菜種植為切入點,加大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2008年又新建大棚360座(其中:元川150座、小河150座、王店60座),全鄉共有塑料大棚650座,其中0.5畝的塑料大棚180座。種植的西瓜尤以皮薄、味純甘甜而享譽縣內外。

2000畝蘆筍

蘆筍,學名石刁柏,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蘆筍幼莖鮮美芳香,纖維柔軟可口,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其所含的營養物質及微量元素,對高血壓、心率過速、疲勞症、水腫、排尿困難等病症有一定療效,同時還有防癌抗癌作用。隨着蘆筍的藥用價值不斷被最新研究成果所證實。蘆筍作為一種品味兼優、藥食兼用的營養保健型蔬菜已成為當今國際市場上最暢銷的蔬菜之一。蘆筍對氣候的適應性廣,栽培容易,經濟效益高,種一次可連續收益十五年,三年後,每畝年收入過3000元,是農村一條新的致富門路。

黃門鄉立足當地川水地肥沃的資源優勢,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在認真調研、考察、論證的基礎上,鄉政府與天水昌盛公司攜手合作,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2006年發展蘆筍育苗50畝,2007年在台子、硤口兩村大田栽植蘆筍1000畝,2008年又種植1000畝,目前已規模發展到2000畝。

該蘆筍基地的建設,是黃門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突破,也是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產業基地的延伸和拓展,在抓好示範的同時,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和區域,真正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目的。

長谷村2500畝核桃

黃門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全縣農業產業"6431"工程,結合實際,通過調研論證,長谷村適宜核桃種植。為了抓好這項富民產業工作,面對勞力少、面積大的實際現狀,我們着力強化工作措施,突出三個"早"字(早規劃、早安排、早施工),確保三個"集中"(集中財力、集中勞力、集中時間),落實三個"嚴抓"(嚴抓督查、嚴抓進度、嚴抓質量)。

發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實行領導包點、幹部包組(戶),林業技術指導責任制,並嚴格按照"規劃放線打點、整地開挖豐產坑、回填秸稈糞土、蘸漿定植樹苗、澆水培土鋪膜、開闢營養通風帶"的程序,共栽植核桃2500畝,由於科學規劃、精心施工,嚴把工程質量,苗木成活率90%以上,為農民增收,促進鄉域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養殖業發展

鄉黨委、鄉政府積極引導農民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發展畜牧養殖,下成養豬小區由下成村村民投資200萬元,建成一處占地10畝,廠房800平方米,計劃養豬規模1000頭的養殖場,鄉政府大力扶持出資1萬元,協調扶貧貼息貸款25萬元,並將養殖場轉變為養殖小區,由群眾自己負責建設豬舍場房,農民購豬入住小區進行飼養,形成統一管理、統一消毒、統一購豬等模式。截至目前,該養豬小區有3戶養殖戶入住小區,養豬100頭,2009年元月份可出欄。現計劃繼續擴大圈舍建設,發展養豬200頭。

通村公路

全省首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王店

2006年黃門鄉王店村被中共甘肅省委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確定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以來,王店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新農村辦、扶貧辦的認真指導下,在黃門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示範千村推進"行動實施方案》和《清水縣"十一五"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推進村和促進村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村實際,把新農村建設與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相結合,與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相結合,與促進農民增收相結合,與弘揚傳統特色相結合,與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相結合等方式,實現了"十個好",即產業發展好、村莊建設好、衛生環境好、村風民俗好、群眾生活好、幹群關係好、村務管理好、基層組織好、村民素質好、群眾生產積極性好,農村面貌呈現出可喜的變化,基本實現了省上提出的目標要求。在建設模式上王店村為舊村改造型。該村本着方便群眾易於實施的目的,對村內的主巷道進行整修硬化、完善公益設施,院牆和住房以改建為主。村莊建設達到了"八通六有四化四無兩配套"。

健身小廣場

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

近年來,黃門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建小康,全民要健康"億萬農民健身活動精神,全面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結合鄉情,以"迎奧運"為主題,廣泛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促進了全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協調發展,取得了群眾性體育工作的顯著成績。2004年被天水市體育局評為"群眾體育活動先進單位",2006年被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育協會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2006年和2007年連續兩年被甘肅省農牧廳、甘肅省體育局、甘肅省農民體育協會評為"全省元旦春節百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

2006年鄉政府徵用土地28畝,拆遷農戶5戶,建成了清水縣鄉鎮級最大的集300米跑道、籃球場、沙坑、羽毛球場、小型足球場等功能設施比較齊全的全民健身活動廣場;建成二層樓房8間的體育檔案、乒乓球、象棋等活動室、硬化籃球場兩個;建設和維修了各村籃球場、乒乓球檯,購買籃球架等各類體育器材。2004年4月舉辦了首屆農民運動會,全鄉23個代表隊592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2007年5月又舉辦了第二屆農民運動會,全鄉18個代表隊641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兩屆農運會都設立了男、女團體籃球、拔河、4×100米接力和個人乒乓球、中國象棋5個項目,重視男、女群眾體育活動的全面發展。

幹部隊伍

基層黨建及各項社會事業

狠抓基層黨建。黃門鄉黨委在基層黨建方面,通過狠抓黨員教育管理和黨員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鄉黨委2003年被市委評為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台子村2003年被市委評為"先進村黨支部",2005年被省委評為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黨支部"。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精神文明建設整體水平顯著提高。落實"以縣為、鄉村為補充"的教育管理體制,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群眾健康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面落實各項政策,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災後重建

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特大地震致使黃門鄉13個村受災。災情發生後,鄉上及時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災後生產和自救互助,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全力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堅持統規統建和分散自建相結合,元川、下成、小河、台子、硤口、馬什6村238戶實行統規統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