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藥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藥子

中文名稱 黃藥子

拉丁學名 Dioscoreaceae

界 植物界

種 黃藥子

黃藥子,也叫硃砂七,此藥為寥科植物金線草(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全草,因其根莖呈硃砂色,故得此名。為纏繞草質藤本。塊莖卵圓至長圓形。莖左旋。葉互生,寬心狀卵形,長7~22cm,寬7~18cm先端銳尖,全緣或微波狀,葉腋有大小不等的紫棕色球形或卵圓形珠芽(零餘子)。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下垂;雄花單生密集,花被片6,雄蕊6;雌花有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3室。蒴果長圓形,反曲,翅距圓形,成熟時草黃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點。種子扁卵形,着生於果實每室頂端,一面有翅。主要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特別提示:黃藥子有導致嚴重肝損傷之可能,需遵醫囑服用並定期檢測肝功能。

信息

別稱 黃藥,黃獨、零餘薯、金線吊蝦蟆、香芋、黃狗頭、黃獨子、硃砂七

二名法 Rhizoma Dioscoreae bulbifer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

目 薯蕷目(Dioscoreales)

科 薯蕷科(Dioscoreaceae)

屬 薯蕷屬(Dioscorea)

亞屬 基生翅組

分布區域 主產地我國東南部、南部至西南各省

形態特徵

纏繞草質藤本。塊莖卵圓形至長圓形,近於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數細長鬚根。莖圓柱形,左旋,無毛。單葉互生;葉柄較葉片稍短;葉片寬卵狀心形或卵狀心形,長5-16(-26)cm,寬2-14(-26)cm,先端尾狀漸尖,邊緣全緣或微波狀,兩面無毛;葉腋內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圓形珠芽(零餘子),直徑1-3cm,外有圓形斑點。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下垂,常數個叢生於葉腋,有時基部花序延長排列成圓錐狀;雄花單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針形,新鮮時紫色;雄蕊6,着生於花被基部,花絲與花葯近等長;雌花序與雄花序相似,常2至數個叢生葉腋,長20-50cm,退化雄蕊6,長僅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狀長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兩端圓形,成熟時淡黃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點。種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兩兩着生於每室中軸的頂端,種翅栗褐色,向種子上方延伸,呈長圓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1]

分布區域

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湖北、湖南、江蘇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河谷邊、山谷陰溝或雜木林緣。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蔭蔽。以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藥理作用

黃藥子對缺碘所致的動物甲狀腺腫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水煎劑或醇浸物水液對離體腸管有抑制作用,而對未孕子宮則有興奮作用,此外有止血作用。水浸劑體外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直接抑制心肌,醇浸物水液的抑制作用較水煎劑強。[2]

毒理作用

小鼠灌服200%黃藥子水煎劑LD50為79.98g(生藥)/kg。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小鼠灌服黃藥子水煎劑每日199g(生藥)/kg及10g(生藥)/kg,連續14d和21d,病理切片觀察可見肝組織明顯受損,腎組織僅在大劑量21d組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害。[3]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多為橫切厚片,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5-7cm,厚0.5-1.5cm。表面棕黑色,皺縮,有眾多白色、點狀突起的鬚根痕,或有彎曲殘留的細根,栓皮易剝落;切面黃白色至黃棕色,平坦或凹凸不平。質堅脆,易折斷,斷面顆粒狀,並散有橙黃色麻點。氣微,味苦。

飲片性狀

本品為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或小塊。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散有多數顆粒狀橙色的斑點粉質;周邊棕黑色,密布黃白色至棕黃色圓形根痕和鬚根痕,氣微,味苦。

常見偽品

偽品

1、鬼燈擎(紅藥子、索骨丹):為虎耳草科植物鬼燈擎RodgersiaaesculifoliaBatal的乾燥根莖。多斜切成長圓形或橫切成圓形片,大小不一,直徑4-6cm,厚5-10mm。多卷邊或皺縮不平,外皮棕褐色,維管束多數,突點狀,斷續排列成數層同心圓環,近邊緣處較明顯,具多數鬚根痕。切面淺紅棕色,可見眾多的白色閃光小點。質硬而脆。氣微,味苦澀。

2、毛脈蓼:為蓼科植物毛脈蓼Polygonumciliinerve(Na-kai)Ohwi的乾燥塊根。塊根外形似何首烏,常橫切成片狀或塊狀,大小不一,直徑3-9cm厚約1cm。外皮棕褐色,有突起的支根痕。切面黃褐色,粗糙,纖維束多數,散列,縱橫交錯。質堅硬,折斷面顯粉性。氣微,味微苦、澀。

3、翼蓼(紅藥子):為蓼科植物翼蓼PteroxygonumgiraldiiDamm.etDiels的乾燥塊根。形態特徵見何首烏項下。[4]

藥用價值

拼音Huánɡ Yào Zǐ

別名黃獨、零餘薯、金線吊蝦蟆、香芋、黃狗頭

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黃獨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塊莖。冬前採挖塊莖,洗淨,切片曬乾。

原形態零餘子:葉腋處的黃褐色珠芽,直徑約1厘米。

性味苦、辛,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化痰散結,涼血止血。用於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咽喉腫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腫;外用治瘡癤。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搗爛或磨汁敷患處。

備註(1)本品塊莖和零餘子,含有毒成分,服過量可引起口、舌、喉等處燒灼痛、流涎、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瞳孔縮小,嚴重的出現昏迷,呼吸困難和心臟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導瀉,內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飲糖水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亦有用綠豆湯內服;或用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飲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5]

參考資料

  1. 黃藥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黃藥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黃藥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黃藥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5. 黃藥子,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