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禮平,男,教授,中共黨員,1954年生,國防科大數學專業本科畢業,理學學士。現為長沙理工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基礎數學學術帶頭人,基礎數學、應用數學專業碩士導師。中國線性代數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數學學會理事,湖南省計算數學與應用軟件學會理事。1998年晉升為教授,1999--2002年曾任湘潭工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主要科研方向為線性代數矩陣幾何。1983-1985年曾在湘潭大學數學系進修一年半,1995,2001年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學術訪問共8個月,1995-1996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學術訪問一年。[1]

黃禮平
出生 1954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長沙理工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授

目錄

主要榮譽與獎勵

● 2001年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 1998年被評為煤炭工業部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 1998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並記二等功一次
● 2010年獲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獎項目:《矩陣代數與矩陣方程的解理論及應用研究》,排名1)
● 2008與2000年兩次獲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排名1)

主要科研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矩陣幾何及有關的代數問題》(編號:10671026,2007-2009),主持人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關於矩陣幾何若干問題的研究》(編號:10271021,2004-2005),主持人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重線性代數與組合矩陣論研究》(1997-1999,批准號19671013),主要成員
●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四元數矩陣論研究》(1998-1999,批准號:97JJY2046 ),主持人
● 湖南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環上幾何與矩陣幾何研究》(2010-2013,項目編號10A002),主持人

主要教學工作

主講過《高等代數》,《線性規劃》,《計算方法》,《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工程數學》,《運籌學》,《泛函分析》等本科課程。2001年以來,指導碩士研究生多人從事矩陣論與矩陣幾何方向研究,其中已畢業20多人,所培養的學生就業情況較好。曾主講了下列研究生課程:《抽象代數》,《矩陣分析》,《環論與模論》,《代數結構》,《矩陣幾何》,《環上矩陣論》等等。[2]

主要科研工作

主要從事矩陣代數與矩陣幾何的研究。

矩陣幾何是數學大師華羅庚於上世紀40年代開創的一個數學研究領域,並由我國著名數學家萬哲先院士等繼承和發展。它是研究矩陣空間的保持算術距離不變的變換群,在代數、幾何、組合數學與圖論、函數論等領域中均有重要的應用。例如:華羅庚應用它開創了多複變函數論的方向;用它可確定矩陣加法群的Jordan同構與李同構。目前,矩陣幾何的發展趨勢是將研究範圍擴大,以及將基本定理中的條件化簡使之更完美和便於應用。

體上矩陣論是一個重要的代數研究領域,很多著名數學家都在這一領域做了好的工作,例如華羅庚,Dieudonné,Jocobson,Cohn,等等。體上矩陣論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四元數矩陣在物理學和工程技術中有重要的應用。體上矩陣論至今有很多困難問題有待解決,例如:體上矩陣的相似化簡與奇異特徵值理論。目前,環上矩陣論已成為新世紀代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近十年以來,黃禮平教授在矩陣幾何的研究中取得一些重要的成果:其中(與萬哲先合作)證明了一般除環上Hermitian矩陣幾何基本定理與斜Hermitian矩陣幾何基本定理;首次刻畫了Bezout整環上Grassmannn空間的保持算術距離不變的變換群;簡化了矩陣幾何基本定理中的條件並給出新的等價條件;證明了除環上分塊三角矩陣幾何的基本定理;初步建立了Bezout整環上矩陣幾何理論;得到一些新的代數結構定理,等等。 近十多年以來,他在矩陣代數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他與美國So Wasin教授合作給出四元數體上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進而解決了2階四元數矩陣的奇異特徵值理論;給出了體上代數矩陣素有理標準形的具體結構方法,並得到體上代數矩陣相似的幾個充要條件;得到了體上可中心化矩陣與可交換化矩陣的本質刻畫;在矩陣論方程理論的研究中取得一些重要的結果,等等。

他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出版了學術專著1部(《Geometry of Matrices over Ring》,環上矩陣幾何,英文版,323頁,科學出版社,北京,2006 )。他的工作繼承了中國學派的傳統,達到國際前沿水平,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好評與大量正面引用。他主持完成了關於矩陣幾何研究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多次在國內召開的國際性學術會議上作大會邀請學術報告。

參考來源

  1. 黃禮平教授簡介豆丁網
  2. 黃禮平教授簡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_長沙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