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侍中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侍中觀》 |
作品名稱: 《黃侍中觀》 創作年代:清代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嚴遂成 |
詩最重要的是有訴之於心志的思想性。詩人觀察銳敏,感物造端,泄之憤悱,能引起廣大讀者共鳴。其時代愈近者,同感更多,影響更大,故清詩在這方面的成就亦有超越前代的地方。詩必兼此三者方為上乘。清代詩家三者兼具者不少,嚴遂成即其中之一,能不推為傑作焉![2]
詩詞正文
“ | <龍頭觺觺鼎一足,左班文臣罪名六。
泣拜親墓懸為圖,忠孝者妻給象奴。 奴索釵釧意在酒,紿之使出挈家走。 淮清橋下水陰陰,嘔血於石成觀音。 何乃愁慘狀,舁至夫祠屹相向。 魂兮魂兮羅剎磯,江豚拜浪魚腹肥, 亦有血痕紅裹舊朝衣。 > |
” |
— <《黃侍中觀》>,<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嚴遂成(1694-?)約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後)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號海珊,烏程(今浙江湖州)人。
雍正二年(1724)進士,官山西臨縣知縣。乾隆元年(1736)舉"博學鴻詞",值丁憂歸。後補直隸阜城知縣。遷雲南嵩明州知府,創辦鳳山書院。後起歷雄州知州,因事罷。在官盡職,所至有聲。復以知縣就補雲南,卒官。
其《明史雜詠》4卷,時人視為"詩史"。與厲鶚、錢載、王又曾、袁枚、吳錫麟並列,稱為"浙西六家"。
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