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梅(畫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少梅 (1886-1940),字阿彌,號寒香,廣東東莞人,以仕女畫聞名於時。其姪為國畫家黃般若先生,生於東莞。三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至廣州寄住畫家叔父黃少梅家。。民國元年,年十二,約於是年隨叔父少梅(阿彌)習畫,
1905年黃少梅與潘達微、何劍士、鄭侶泉、陳垣等人創辦《時事畫報》粵地的畫家們都常常集中至黃少梅家,其姪黃般若自小便受其革命思想影響及藝術薰陶。[1]
1923 年黃少梅與黃君璧、鄧芬、黃般若等十四人成立「癸亥合作社」研發書畫藝術,就是廣東國畫研究會的前身,研究會到1937 年解散,前後15 年,參加畫家二百多位知名畫家,對廣東畫壇影響深遠,黃少梅是關鍵人物。
黃少梅病逝香港,年五十五,他畫仕女非常傳神,更注重環境的渲染與意境的刻畫,而畫山水多為水墨意筆。畫風傳統,以宋元的繪畫為宗,作品中古意盎然。仿古而不泥古,弘揚傳統而不守舊。
其最為人稱道者,為於1912 年與潘達微打扮成乞丐,到佛山行乞三天,體驗生活,其姪黃般若也隨行。三人換上一身破爛,以爐灰塗臉,加入行乞隊伍,殘羹剩飯。歸來後,潘達微與黃少梅以途中見聞作《流民圖》,轟動整個廣東美術界。潘達微是居廉的入室弟子,和高劍父、陳樹人是師兄弟,也是後來收殮黃花崗烈士遺骸的人。
《時事畫報》
《時事畫報》出世之際,正值清末國祚疲敝、存亡懸於一線的多事之秋。隨著反清反帝鬥爭日益洶湧,開風氣、啟民智的需求愈發迫切,20世紀初中國近代新聞出版業呈現出勃興態勢。據統計,僅在廣州十八甫一帶,辛亥革命前後就有140多種報刊在此發行或遷來此地。
為喚起底層大眾的救亡意識,上海的《俄事警聞》、香港的《中國日報》等進步刊物,不約而同地開始以詼諧文字、歌謠、雜俎、漫畫來譏刺時政。至此,曾是古代文人「漫筆」、「戲作」的傳統「諧畫」,從書齋走向街頭,逐漸演變成為具有清晰而強烈的政治指向的現代漫畫。
李偉銘、陳平原等學者曾指出,位處輿論環境相對寬鬆、又是中西文化交匯鋒線的嶺南地區,加之主創者多為直接介入革命行動的新型知識分子,《時事畫報》不但開廣東畫報之先河,且在草創之初就確立了「以革命思想入畫」的方針,力戒早期畫報「墮於風流自賞」的「惡習」,一躍成為晚清畫報中政治上最為激進、革命色彩最為濃烈者之一,風行海內外。
作為一家地方性報刊,《時事畫報》發行站點遍布國內以及海外華人區,包括東京、舊金山、檀香山、逞邏、安南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時事畫報》所刊載的《廿載繁華夢》(黃世仲撰)等小說被陳平原教授譽為「晚清小說中的佼佼者」。其所記錄的生菜大會、土地誕等民間習俗,以及開設的「南音」、「粵謳」等欄目,在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程美寶看來,則提供了難得的、生動的地方民俗及戲劇研究史料。
廣州美術學院蔡濤副研究員認為,以潘達微、何劍士、高劍父等為代表的畫報編輯,集藝術家的敏感直覺和經驗、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良知和擔當,以及革命者的抱負和襟懷於一身,他們把強烈的參與政治變革的願望付諸辦報等現代傳播手段,充分利用畫報這種「新媒體」的傳媒特性,宣傳政治理念和新知識,對普通民眾進行啟蒙。就視覺風格的開創性而言,作為中國時政漫畫的先驅者,何劍士表現尤為惹眼,其作品將批判的機鋒指向政壇昏聵與社會積弊,創造出了屬於那個特定時期的、奇絕詭異的畫風。
同時,黃大德、李煥真等廣州文化研究學者亦認為,以潘達微、何劍士為代表的傑出報人、漫畫家,是掀起中國新漫畫運動第一次高潮的重要人物,是策劃者、發動者,也是傑出的創作者。他們的作品在20世紀中國現代漫畫史上佔著極其重要的開篇第一頁。而他們的美育實踐,對廣東清末美術力量打破師承、地域的派系,實現大整合、大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學者李偉銘曾作過一番精闢的總結:「《時事畫報》為我們重新描繪近代中國文明進化的圖景——特別是重新認識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如何從傳統的'士'的角色轉化為大眾社會生活中的一員,以及一向囿於書齋一隅的詩詞歌賦和繪畫,如何經歷了歐風美雨的洗禮和時代風雲的激盪,在追求實用、趨近大眾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和功能的蛻變,提供了一個相當有效的視角。」
在當局打壓之下,《時事畫報》輾轉穗港,幾經中斷、復刊、易名出版,於1913年停刊。以潘達微、何劍士為代表的《時事畫報》諸君,一直積極致力於美育推廣及社會改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