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大湖之綠(初守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大湖之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麻大湖之綠》中國當代作家初守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麻大湖之綠

麻大湖,魯北平原一顆璀璨的明珠,它雖沒有山區湖泊的幽深與蒼翠,卻有着平原天然湖泊的廣博與富饒;雖沒有山區湖泊峰連起伏的飄渺與神奇,卻橫溢着豐富的民族風情和鄉村情韻,雖沒有人工湖泊的雅致與現代,卻具備了天然湖泊的自然質樸與水土人情間的諧調與靈秀等特點。

麻大湖,溝壑縱橫,湖灣相連。片片蘆葦叢生,處處蓮池碧透。「葦堵荷阻疑無路,輕槁一點又一天」。湖中有一飛來石,上書「天然樂園麻大湖」的字樣。

麻大湖,純一色的綠色湖泊。

記憶中的美麗富足的麻大湖,是奇葩芬芳的湖,層層疊疊的綠浪,潑潑灑灑,活力四射,純粹,盎然。那肥沃而靈性的水,重重複復的綠的漣漪,蕩漾交錯,韻致生動,質樸,飄逸。麻大湖,廣袤而又物產豐富的湖啊,它攜裹着現代靈秀變幻的光,幾乎要穿透時間的質地,宛如一顆百年大樹,茁壯的根系,向着黃土地深處深扎並延伸。

當你盪起雙槳,至湖中某一處幽靜的水灣,將小舟泊於清淺碧水之上,粼粼綠波,倒映着各種綠的剪影。環顧四周,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綠。一種清幽而靈動的韻致,讓你感嘆不已。我坐在船舷邊,伸手觸浪,濺起一串串水花與陽光,蘊含着淡淡的綠意,嘩嘩地濺濕我的衣袖,小船畫出的細碎波紋的曲線,漸漸地向兩邊散去,湖面又很快恢復原來的恬靜與澄澈。

在麻大湖溝瀆湖灣中觀光穿行,準會看到一破敗不堪的麻姑廟,我便未能免俗地想起了麻大湖名字的由來和傳說。早在戰國時期,齊國被秦國戰敗,逃離自己的國都臨淄。逃到麻大湖時,全軍將士已是精疲力盡,失去鬥志。正當他們坐以待斃的時候,旁邊紅麻地中飄出一美麗仙姑,手提一藍熱騰騰的飯菜,獻給國王。國王欲吃,看看三軍將士,又遲疑了。仙姑看透國王的心思,說:「此藍飯菜,全軍將士食之有餘,請用吧」。國王轉憂為喜,當將士們吃飽喝足,仙姑已在綠麻地旁消失。齊國國王率領士氣驟增的眾將士,擊退秦軍,奪回了國土。後來,為紀念危難之時的救國救難的仙姑,特地在綠麻地旁修了一所麻姑廟。從此,仙姑被稱為麻姑,此湖從此也叫麻大湖。雖然年代相隔久遠,但是我的心卻滲透着對故事的感化。很快,這種感覺像浮雲緩緩飄過,一些比較明確、直觀的事物占據腦際,在眼前,在滿溢綠色汁液的微風中徐徐散開。一顆被綠潤澤浸染的心激動並活躍起來。

棄舟登岸,如果是蘆盪或綠麻地,遠處近處的綠盡收眼底,仿佛綠的有點單調,可是足下在斑駁弱光中生長的那些瘦小嫩綠的野菜野草,更是透着亮的綠,還有許多紅的、黃的、紫的小野花,在綠的背景里點綴陪襯,讓你一點也不覺得孤獨,寂寞。反之,愉悅的心情促使着一種好奇得以升華。上一片坡地,眼前是淡綠亮麗的草坪,映襯着溝渠旁垂柳的翠綠,造就了空氣的清新和環境的美化。當你有興趣躺下,享受陽光的溫暖,陶醉綠的溫馨,放眼蔚藍的天空,一旁高大樹木深沉的綠,在白雲移動的陰影里慢慢輕游,一直到遠處綿連起伏的似乎罩上一層白霜的綠的天際布景中徐徐展開。滿眼皆是綠,有深綠、淺綠、老綠、嫩綠、草綠、墨綠,重重疊疊,濃濃淡淡。有搖曳涌動着的綠,有擴散躁動的綠,有隨風連綿起伏的綠,有沉寂寧靜的綠,有野生水草間淙淙流淌着的綠。因為麻大湖充滿着綠色資源,它滋生了綠,造就了綠;所以,所有受麻大湖滋養過哺育過的,都皈依綠,融入了綠,融入綠的大家族。麻大湖幾乎變成了綠的匯聚點,綠的海洋。

一種用文字難以詮釋的氛圍,一種超越語言的境界,正在綠的海洋中,揚帆起航。

這個麻大湖,雖沒有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那樣重要而得以存在,又不是什麼稀世的文化瑰寶,也不是化成虛無與蒼白的文明碎片,更不是以自己特殊的綠為籌碼來做炫耀或交易的資本。麻大湖,不矯揉造作,不虛無縹緲,在綠的氤氳里,它確確實實地存在,湖中星羅棋布地楊樹林或蘆盪的拱衛,四季與歲月的輪換,植被的蒼翠於英姿,造就了麻大湖這一獨特的風景線。隨風搖曳的綠麻,起伏如潮的蘆盪,碧綠如黛的蓮池,沾滿晨露的草坪,舒心游弋的雲朵,枝葉間透過的彩色光環,湖面上飄蕩的小舟。「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以及足下這片鬆軟的土地,和腳印里滲出的淡淡的湖水,造就了它清新靈秀的韻致。造就了麻大湖這種特有的綠,一種純淨的綠。而這種綠,才是我心中的麻大湖之綠。

它用自己把一切打扮的如此美麗,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甚至被人遺忘的東西豐富起來,鮮活起來,把虛浮飄渺變為真實活現。它的綠是純淨的綠,它綠出朝氣,綠出活力;它綠的美麗,綠的富足。

[1]

作者簡介

初守亮,男,山東博興縣錦秋街道孟橋,濱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