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美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麥美德(S. Luella Miner,1861-1935),博士,作為中國近現代女子教育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麥美德女士具有一段非常富有傳奇性的人生經歷和教學生涯。她於1861年1月30日誕生在美國俄亥俄州歐柏林市,父親是一位獻身於印地安人部落教育普及的教育家。
人物簡歷
麥美德從小跟隨父親,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北部的印地安人保留地中長大,耳濡目染,從小就立下了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1884年,她從大學畢業以後,便自願到一個專門為黑人開辦的學校任教,在那兒教了3年的書。
1887年,美國公理會在美國各地選派志願者赴華布道,麥美德積極報名參加,並於同年搭船來到了中國。初到異國,語言不通,麥美德便在河北保定接受了漢語的短期強化性訓練,並於第二年來到了美國公理會在通州創辦的潞河中學任教。1889年,在公理會教士謝衛樓(D. Z. Sheffield,1841-1913)的努力下,該校在原來高中的基礎上增加了四年制大學課程,此即後來在1893年得以正式命名的潞河書院。麥美德作為一位女傳教士,同時在那兒教授地質學和心理學。1900年,潞河書院在義和團運動中受到重創,不少教師和學生死於戰亂,整個校園被夷為平地,就連廢墟中的磚頭和基石也被附近的村民運走蓋房。儘管兩年後在別處堅持辦學的潞河書院又重新遷回了通州,但不久以後公理會便與倫敦會進行聯合辦學,在原潞河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華北協和大學。
幾乎與此同時,在1903年,麥美德受聘為北京貝滿女校的第三任校長,她就任該職以後,立即按照原來潞和中學的做法,致力於在高中基礎上創建大學課程,並於次年在北京燈市口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女子高等學校,華北協和女子大學。麥美德在兼任貝滿女校校長的同時,親自擔任華北協和女子大學校長。該校颯爽英姿的女大學生形象為中國的女子高等教育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僅僅一年以後,美以美會屬下的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就在福州宣告成立;而另一座著名的教會女子學院,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也於1915年在南京正式招生開學。
美以美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是1844年-1939年在美國北方的衛理公會所使用的宗派名稱。該會屬於基督新教的一個較大的宗派—— 衛斯理宗[1]。
英國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年-1791年)創立了基督新教衛斯理宗(Wesleyans)。教會主張聖潔生活和改善社會,注重在群眾中進行傳教活動。在美國獨立後,美國衛斯理宗脫離聖公會而組成獨立的教會[2]。其後教會分裂為美以美會、堅理會、美普會、循理會和聖教會等。1939年,美以美會、堅理會和美普會合併成現今的衛理公會。
燕京大學成立
從1916至1919年間,匯文大學堂與潞和書院協商並校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兩校合併後改名為「燕京大學」,並聘任原金陵神學院的希臘文教授司徒雷登為新學校的校長。司徒雷登到任以後,在立即展開籌建海淀新校園工作的同時,也開始了將華北協和女子大學合併為燕京大學女部的談判努力。經過數月的緊張談判,終於在1920年把這一努力變成了現實。麥美德也正式出任燕京大學歷史上第一個女部主任。她雖然在這個職位上只工作了短短的3年時間,但卻為燕京大學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使之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男女同校上課的高等學府。因而在海淀新校園落成時,將作為女部辦公樓的燕園姐妹樓以麥美德來命名一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1923年,麥美德被選舉出任中華基督教全國協進會副會長,並被山東齊魯大學聘為女部主任兼宗教學院教授。她在那兒一直工作到1935年逝世為止。
參考文獻
- ↑ 衛斯理宗,個人圖書館,2022-05-18
-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五十八:美國革命與基督教2,網易,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