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立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立強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出生 1975年12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麥立強,生於1975年12月,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1]],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016年12月入選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16年-2017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級研究學者,合作導師:美國科學院院士楊培東教授

2008年-2011年,美國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高級研究學者,合作導師:美國科學院院士Charles M. Lieber教授

2006年-2007年,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訪問學者、博士後,合作導師: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教授

2001年-2004年,武漢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材料學),導師:陳文 教授

1998年-2001年,桂林理工大學(原桂林工學院),工學碩士學位(無機材料),導師:鄒正光 教授

1994年-1998年,太原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學位(無機非金屬材料)

工作經歷

2016年-至今,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國際事務院長

2014年-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試點學院,執行院長

2011年-至今,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首席教授

2007年-2011年,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破格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2007年,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副教授

工作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

學術兼職

現任國際刊物Science Letters資深主編,Wiley出版集團旗下Adv. Electronic Mater.國際編委,Adv. Mater.客座編輯,國際期刊Nano Research以及Science China Materials編委,Acc. Chem. Res.、Joule國際編委,《功能材料》編委,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理事,Nature Commun.、Chem. Rev.、PNAS、Adv. Mater.、J. Am. Chem. Soc.、Nano Lett.等期刊審稿人或仲裁審稿人。

研究領域

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

固態電池、電催化

納電子生物界面與器件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30餘項。

1. 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麥立強)",面向能源高效利用的功能介孔材料設計和調控(2013CB934103,2013.01-2017.12)

麥立強
麥立強

2. 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麥立強)",透射電鏡中的掃描探針技術與應用研究(2012CB933003,2012.01-2016.12)

3. 科技部"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麥立強)",高性能納米線釩系鋰離子動力電池聯合研發(2013DFA50840,2013.04-2016.04)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麥立強),鋰空氣電池鈣鈦礦型鑭鍶鈷氧分級介孔納米線電催化性能與機理(51272197,2013.01-2016.12)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韓春華),雙連續複合結構半中空石墨烯卷包覆釩氧化物納米線器件組裝、儲鋰性能與機理(51302203,2014.01-2016.12)

6. 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麥立強),鋰空氣電池納米電極電催化性能及原位表徵(2014CFA035,2014.01-2016.12)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麥立強),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51425204,2015.01-2019.12)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釩氧化物/聚噻吩超長同軸納米電纜的陣列構築及脫嵌鋰性能(51072153,2011.01-2013.12)

9. 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一維層狀氧化物複雜結構納米材料的結構性能調控與器件探索(NCET-10-0661,2011.1-2013.12)

代表性論文及著作(*為通訊聯繫人)

已發表SCI收錄論文290餘篇,其中包括Nature,Nature Nanotechnol.,Nature Commun.,Adv. Mater.,Nano Lett.,PNAS、J. Am. Chem. Soc.等。多篇論文被選為期刊封面、Frontispiece,或被Science、Nature Nanotech.、NPG Asia Mater.、Nanowerk等期刊和專業網站引用或亮點報道。論文被他引1800餘次,10篇論文入選ISI Web of Science 的ESI 近十年高引用論文。受Wiley-VCH和Nova出版社邀請撰寫英文專著及專著章節;受Mater. Today,IEEE T. Nanotechnol.以及Chem. Rev.邀請撰寫綜述論文。在美國MRS Meeting等國際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20餘次,被MRS 2013 Fall Meeting邀請組織了能源材料表徵分會並擔任分會主席。代表性論文如下:

1. Yunlong Zhao, Jiangang Feng, Xue Liu, Fengchao Wang, Lifen Wang, Changwei Shi, Lei Huang, Xi Feng, Xiyuan Chen, Lin Xu, Mengyu Yan, Qingjie Zhang, Xuedong Bai, Hengan Wu andLiqiang Mai*, Self-adaptive strain-relaxation optimization for high-energy lithium storage material through crumpling of graphene,Nature Commun., 2014, 5: 4565.

2.Liqiang Mai*, Xiaocong Tian, Liang Chang, and Lin Xu, Nanowire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hem.Rev. 2014, 114,11828.

3.Liqiang Mai*, Aamir Minhas Khan, Xiaocong Tian, KaleleMulonda Hercule, Yunlong Zhao, Xu Lin, Xu Xu.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redox active electrolyte and binder-free functionalized carbon for ultrahigh performance of supercapacitor.Nat. Commun., 2013, 4, 2923.

4.Liqiang Mai*, Fan Yang, Yunlong Zhao, Xu Xu, Li Xu and Yanzhu Luo.Hierarchical MnMoO4/CoMoO4heterostructured nanowires with enhanced supercapacitor performance.Nat. Commun.2011, 2, 381.

麥立強
麥立強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創新獎

5. Shuo Li, Yifan Dong, Lin Xu, Xu Xu, Liang He,Liqiang Mai*, Effect of Carbon Matrix Dimension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3V2(PO4)3Nanograins for High-performance Symmetric Sodium-ion Batteries.Adv. Mater., 2014, 26, 3545–3553.

6.Liqiang Mai*, Qiulong Wei , Qinyou An, Xiaocong Tian , Yunlong Zhao, Xu Xu, Lin Xu, Liang Chang, Qingjie Zhang, Nanoscroll Buffered Hybrid Nanostructural VO2(B) Cathodes for High-Rate and Long-Life Lithium Storage,Adv. Mater., 2013, 25, 2969-2973.

7.Liqiang Mai, Bin Hu, Wen Chen*, Yanyuan Qi, Changshi Lao, Rusen Yang, ying Dai and Zhonglin Wang*, Lithiated MoO3nanobelts with greatly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battery.Adv. Mater. 2007, 19(21), 3712-3716

8. Mengyu Yan, Fengchao Wang, Chunhua Han*, Xinyu Ma, Xu Xu, Qinyou An, Lin Xu, Chaojiang Niu, Yunlong Zhao, Xiaocong Tian, Ping Hu, Hengan Wu*, andLiqiang Mai*.Nanowire templated semi-hollow bicontinuous graphene scrolls: designed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enhanced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s.J. Am. Chem. Soc., 2013, 135, 18176-18182

9. Yunlong Zhao, Lin Xu,Liqiang Mai*, Chunhua Han, Qinyou An, Xu Xu, Xue Liu, Qingjie Zhang. Hierarchical mesoporous perovskite La0.5Sr0.5CoO2.9nanowires with ultrahigh capacity for Li-air batteries.PNAS,2012,109, 19569-19574.

10.Liqiang Mai*, Lin Xu, Chunhua Han, Xu Xu, Yanzhu Luo, Shiyong Zhao and Yunlong Zhao, Electrospun ultralong hierarchical vanadium oxide nanowires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Nano Lett., 2010, 10, 4750-4755.

11.Liqiang Mai*, Han Li, Yunlong Zhao, Lin Xu, Xu Xu, Yanzhu Luo, Zhengfei Zhang, Wang Ke, Chaojiang Niu, Qingjie Zhang, Fast Ionic Diffusion-Enabled Nanoflake Electrode by Spontaneous Electrochemical Pre-Intercal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ci. Rep., 2013, 3, 1718-1724.

12. Quan Qing, Zhe Jiang, Lin Xu, Ruixuan Gao,Liqiang Mai and Charles M. Lieber*, Free-standing kinked nanowire transistor probes for targeted intracellular recording in three dimensions.Nature Nanotechnol.2014, 9, 142–147

人物榮譽

已獲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勵。指導學生獲得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3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1屆)、一等獎(2屆)、二等獎(4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1屆)和2014年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 等。

2014年,獲湖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6年6月,獲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4]

2016年6月1日,獲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5]

2016年12月入選"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視頻

愛國知識分子風采錄 麥立強:逐夢納米 科技報國 2018年11月21日發布

【創投決】麥立強:新能源前沿技術及產業發展 2018年09月19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