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鹿鳴鎮地處達(州)通(江)幹線,是川陝路必經之地。全鎮總人口12902人(2019),轄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鎮之一。全鎮有耕地面積6816畝,幅員面積34.4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810米,距縣城45公里,十字街位居場鎮中心,有居民3500餘人,其中:中小學師生1400多人,是全鎮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樞紐地帶。
2019年7月24日,鹿鳴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1]
地理環境
鹿鳴鎮系平昌縣的東大門,地理環境較為惡劣,雖然說有一條跨省致富路橫貫全鎮,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安定,經濟可持續發展,但人們生活條件極差,分布五丘六梁,是全縣典型的旱山特困鄉鎮之一。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各級組織的關心支持下,該鎮實施的新村扶貧項目工作,效果明顯,成績顯著。全鎮新修村道路28.5公里,四級標美路8公里,基本達到了村村通公路;大力發展了養殖業,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養豬大戶12戶,年出欄500頭以上的中等戶48戶,並建好了一個肉牛基地;在產業結構上,百姓挖掘潛力,尋找致富門路,充分利用中德項目實施的契機,栽植板栗2000多畝,80000餘株,核桃500多畝,20000餘株,銀杏500多畝,20000餘株,發展竹業2000多畝,效益可觀。招商引資項目廣泛,全鎮外來興辦磚瓦廠2家,竹業開發公司1家,預製場2家,仿實木門廠1家,玻璃纖維廠1家,木材加工廠2家,投入水產養殖業3家,農村各項專業技術投入數家,可謂落後的鹿鳴場即將變成現代、小康和諧的新鹿鳴。
教育事業
平昌縣鹿鳴小學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位居達州、巴中兩市交界處,距縣城45公里。
學校創建於1951年,1991年分為「平昌縣鹿鳴小學」和「平昌縣鹿鳴初級中學」,1999年合併為「平昌縣鹿鳴小學」。現有一所中心校,五所村校,1個教學點,有教學班45個,學生2286人,教職工87人。
鹿鳴小學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按照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辦學要求,內抓管理,外樹形象,不斷優化育人環境,鞏固普九成果,規範職業道德,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正確的育人觀,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紮實搞好教研教改,積極探索課改,完成上級下達的課改任務。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堅持德育首位,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上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全面貫徹「科教興國」戰略,為地方經濟振興培養大批合格的勞動者。本校創立於1951年,校園占地面積22.5畝,現有教學班43個,學生2200餘人,教職工90人,2002年被巴中市授予「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平昌縣教育局授予「校風示範學校」,巴中市總工會授予「模範職工之家」。[2]
著名景點
鹿鳴鎮鹿山寨
鹿鳴鹿山寨位於鹿鳴鎮中心位置,在鹿鳴中心校背後或者說是鹿鳴中心校背靠鹿山寨。進寨入口在鹿鳴小學後門二十米處。鹿山寨為鹿鳴最高峰,與嘶峰村的嘶峰寨和尖山村的尖山寺遙相呼應成品字形擺開,其實頗為壯觀。山寨門口有一廟宇鎮守山門,山門險要更加突出了廟宇的臨空感,遙望煞是壯觀。鹿山寨由於位於鹿山村場鎮旁故到山寨遊玩人員頗多,每逢節假日遊客倍增。進山觀景拜神居多。由于山寨位高山險,也就成就了此山在鹿鳴人心中的地位,每每異地回鄉之人都會到山頭遙望場鎮全貌,無不感嘆家鄉發展迅速。所以鹿山寨也就成為了寄託鹿鳴人思鄉情懷,成為鹿鳴人的心裡靠山。
山前有一鹿山水庫和一古色古香的村落,水庫常年為村子提供生活生產用水,水庫也是未經乾涸。所以說該村背靠青山面有明鏡,實質乃一塊鹿鳴鎮真正的風水寶地,人傑地靈之地。該村叫:中嶺上。
鹿鳴鎮嘶峰村
鹿鳴鎮嘶峰村地處鹿鳴鎮大門,通達路橫貫全村,幅員面積6.35平方公里。轄8個農業社,有村民612戶,共計2157人,勞動力1223人,外出務工人員891人,耕地面積1450畝,林地1160畝;現已改造成磚混結構住房的農戶302戶,穿透結構87戶,土木結構223戶;全村已建沼氣56口,現有機壓井115口;村社道路已通4條共計7公里;現有庫6個,塘20口,蓄水池池5口,渠道20公里;現用電普及率100%,電視普及率95%,通訊設備普及率80%;現有農業耕作機械3台;有村小學一所(水溪小學),共4個班,教師4人,學生156人;現有醫務人員2人,一所村級衛生站;在職村幹部3人:村支書一人,村主任一人,文書一人。村兩委辦公室地處水溪小學內。
鹿鳴鎮石龍村
鹿鳴鎮石龍村地處平昌南大門,通達路橫貫全村,幅員面積6.35平方公里。轄14個農業社,有村民552戶,共計2452人,勞動力1060人,外出務工人員510人,耕地面積1450畝,林地1160畝;現已改造成磚混結構住房的農戶236戶,穿透結構121戶,土木結構195戶;全村已建沼氣74口,現有機壓井113口;規模化養殖戶3戶,年出欄生豬100頭以上2戶;村社道路已通3條共計6公里;現有庫4個,塘24口,蓄水池池15口,渠道15公里;現用電普及率99%,電視普及率83%,通訊設備普及率78%;現有農業耕作機械9台;有村小學一所,共3個班,教師5人,學生213人;現有醫務人員4人,無村級衛生站;在職村幹部4人:村支書一人,村主任1人,文書1人,村主任助理1人(大學生村官),無兩委辦公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