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鷹不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鷹不撲

中文名稱:鷹不撲

採集:根全年可采,枝葉夏、秋季採收

性味:味辛,性溫,無毒。

分布: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等

鷹不撲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Araliaarmata(Wall.)Seem.的根、根皮和枝葉。分布於江西、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具有散瘀,祛風,利濕,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濕熱黃疸,淋濁,水腫,痢疾,白帶,胃脘痛,頭痛,咽喉腫痛,乳癰,無名腫毒,瘰癧。

藥材性狀

根呈圓柱形,常分枝,彎曲,長30-45cm,直徑0.5-2cm,表面土黃色或灰黃色,栓皮易脫落,脫落處呈暗褐色或灰褐色,有縱皺紋,具橫向凸起的皮孔和圓形的側根痕。質硬,易折斷,粉性,斷麵皮部暗灰色,木部灰黃色或灰白色,有眾多小孔(導管)。氣微,味微苦、辛。

形態特徵

虎刺楤木,又名廣東楤木。多刺灌木,高達4米;刺短,長在4毫米以下,基部寬扁,先端通常彎曲。

葉為三回羽狀複葉,長60-100厘米;葉柄長25-50厘米;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先端截形或斜形;葉軸和羽片軸疏生細刺;羽片有小葉5-9,基部有小葉1對;小葉片紙質,長圓狀卵形,長4-11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歪斜,兩面脈上疏生小刺,下面密生短柔毛,後毛脫落,邊緣有鋸齒、細鋸齒或不整齊鋸齒,側脈約6對,兩面明顯,網脈不明顯。

圓錐花序大,長達50厘米,主軸和分枝有短柔毛或無毛,疏生鈎曲短刺;傘形花序直徑2-4厘米,有花多數;總花梗長1-5厘米,有刺和短柔毛;花梗長1-1.5厘米,有細刺和粗毛;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長尖,長2-4毫米,小苞片線形,長1.2-2.5毫米,外面均密生長毛;萼無毛,長約2毫米,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長約2毫米;雄蕊5;子房5室;花柱5,離生。

果實球形,直徑4毫米,有5稜。花期8-10月,果期9-11月。[1]

植物種屬

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

分布區域

分布於江西、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10-1400m的常綠闊葉疏林或山坡灌叢中。

藥用價值

一、

功能:散瘀,祛風,利濕,解毒。

主治: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濕熱黃疸,淋濁,水腫,痢疾,白帶,胃脘痛,頭痛,咽喉腫痛,乳癰,無名腫毒,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搗爛拌酒炒熱敷;或煎湯熏洗。

注意事項:孕婦慎服。

藥理作用:抗胃潰瘍作用。

相關論述

1、《廣西本草選編》:「祛風利濕,散瘀消腫。治急性傳染性肝炎,急性腎炎,前列腺炎,咽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乳腺炎,瘡癤,無名腫毒。」

2、《廣西民族藥簡編》:「根水煎服,治高血壓頭痛,神經衰弱頭痛,消化不良;水煎服或浸酒服,治風濕跌打;與雞肉煎服,治急性哮喘;搗爛敷患處,治小兒疔瘡;全株水煎洗患處,兼用根搗爛敷患處,治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3、《西雙版納傣藥志》:「治眼黃,全身發黃,小便黃,痢疾,跌打損傷,嘔吐。鎮咳祛痰,配煙筒花皮、菠蘿蜜根煎服治痰喘咳嗽。」

相關配伍

1、治跌打腫痛:鷹不撲250g,用好酒1500g浸7天。外搽患處;每日服藥酒3次,每次15-30g。或取鷹不撲鮮根適量,搗爛,酒炒,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手冊》)

2、治風濕骨痛:鷹不撲枝葉、紅龍船花葉、雞爪風葉、爬山虎各適量。水煎,洗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手冊》)

附註:與本種效用相同的有鳥不企,植株較高大,枝被疏刺,葉軸,花序和小葉兩面密被黃色茸毛,小葉綠色,較大,長6-15cm,寬3-8cm。

採收加工:春、夏季採收枝葉,秋後採收根或根皮,鮮用或切段曬乾。[2]

二、

拼音Yīnɡ Bù Pū

別名小郎傘、鳥不宿(《廣西中草藥》),楤木、打散根、百鳥不落、雷公木(《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出處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的根、根皮或枝葉。根全年可采,枝葉夏、秋季採收。

原形態灌木,高1~2米。莖,葉柄、葉脈和花序柄上均具針刺及剛毛狀。葉互生,通常3回單數羽狀複葉;第2回葉柄對生;第3回小葉5~9片,對生,近無柄,頂端1枚較大,卵形,先端漸尖,基部略偏斜,圓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小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被疏柔毛。花兩性,由多數傘形花序組成大形的圓錐花序,長50厘米;小苞片矩圓狀披針形;萼5裂,三角狀;花瓣長三角狀,黃色,覆瓦狀排列:雄蕊5枚,着生於肉質花盤的周圍;子房5室,花柱5枚,分離。漿果球形,熟時黑色,有5棱,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次年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下及溪進、草叢陽光充足的地方。分布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等地。

性味廣西中草藥》:"味辛,性溫,無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祛風利濕。治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胃痛,腹瀉,痢疾,白帶,癰疽,疔腫。

①《廣西中草藥》:"散瘀消腫,祛風濕。治跌打,風濕疼痛。"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散瘀消腫,抗菌止痛。治跌打損傷,癰,癤,肝炎,腎炎,前列腺炎,急性關節炎,胃痛,腹瀉,痢疾,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孕婦慎服。

複方

①治跌打腫痛:鷹不撲半斤。用好酒三斤浸七天,外搽患處。每日服藥酒三次,每飲五錢至一兩。或取鷹不撲鮮根適量,搗爛,酒炒,敷患處。

②治風濕骨痛:鷹不撲枝葉、紅龍船花葉、雞爪風葉、爬山虎各適量。煎水洗患處。(宜忌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3]

參考資料

  1. 鷹不撲,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鷹不撲,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鷹不撲,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