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鷺鷥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鷺鷥蘭


中文學名: 鷺鷥蘭

界: 植物界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科: 百合科

種: 鷺鷥蘭

拉丁學名: Diuranthera major Hemsl.

門: 被子植物門

目: 天門冬目

屬: 鷺鷥蘭屬

鷺鷥蘭,為百合科植物鷺鷥蘭的根。主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形態特點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短,生多條根。花葶直立,少數有分枝。葉較寬,寬條形,長17-67cm,寬1.3-3.2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總狀花序具少數花,苞片較花短;花白色,鍾狀,直徑3-4.5cm,雙生,具梗,梗長6-12mm,具關節;花被片6,近等長,均具3脈,外輪花被片3,條形,較內輪花被片稍窄;雄蕊6,短於花被片;花絲絲線形,花葯細長,弓形,背着生成丁字狀,基部箭形,似具2個平行的尾;子房無柄。蒴果具3裂片。種子近圓形,種皮黑色,具斑點。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1900m的山坡或林下草坡中。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主要價值

《中華本草》:鷺鷥蘭[1]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 Lù Sī Lán

【英語】 Root of Common Diuranthera

【別名】山韭菜、土洋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鷺鷥草的根。

【化學成份】根含鷺鷥蘭甙(diuranthoside)A、B、C即新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止血生肌。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山韭菜連根搗汁,敷患處。(《滇南本草》)②治刀傷:山韭菜根同赤石脂搗爛,曬乾為末,捻刀斧傷。(《滇南本草》)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作菜食,能養血健脾,強筋骨,增氣力。

採收和儲藏

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栽培技術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徘水良好的夾砂土較好。

一般於秋季倒苗後或早春未發芽前,結合收穫,挖起全株,從根莖的自然分叉處掰,分成小叢,每叢有芽2-3個。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畦,按行、株距各約26cm開穴,深7-10cm,每穴栽苗1-2叢,蓋土壓緊,再蓋鬆土與地面齊平,最後施人畜糞水,促使生長。

栽後每年在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鋤土要淺。春、秋季中除後各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

參考資料

  1. 小鷺鷥蘭功效與作用,中藥百科,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