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是北宋詞人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採蓮詞,全詞不着重寫蓮花或採蓮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寫採蓮的環境美和採蓮女的心靈美,兼具民歌的清新明淨和文人詞的雋雅含蓄,別具情韻而又楚楚動人。

  • 作品名稱;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 者:晏幾道
  • 詞 牌:鷓鴣天

作品原文

鷓鴣天⑴

守得蓮開結伴遊⑵,約開萍葉上蘭舟⑵。來時浦口雲隨棹⑶,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⑷。明朝萬一西風勁,爭奈朱顏不耐秋⑸。 [1]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雙調,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⑵結伴:這裡指相約、邀約。

⑶約:攔阻。蘭舟:即木蘭舟,船的美稱。

⑷棹(zhào):船槳。

⑸拚(pīn)得:拚卻,心甘情願的意思。花愁:花落春去而傷愁

⑹爭:怎。朱顏:紅顏,明指蓮花,暗指採蓮女自己。[2]

白話譯文

湖塘中長滿浮萍,姑娘們相約來到湖中撥開浮萍採蓮。來時旭日初升,浦口如煙的水汽,在長槳四周繚繞。採蓮回去,月光已照滿了高樓。

好花自是無語,流水總是無情,姑娘年年都為花落春去而傷愁不已。明天萬一西風驟然強勁,無奈蓮花抵杭不住秋寒,很快就會凋落。

創作背景

這首詞當作於晏家家境尚可之時,具體創作年代不得而知。其時,晏幾道之父晏殊雖已去世,但其家中境況仍能供其吟風弄月,或認為詞中「蓮」、「萍」、「雲」等字即是其賞慕的歌女之名,這首詞即是借賦採蓮女而表露自己對這些歌女以及美好生活的懷念。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為採蓮詞。全詞不着重寫蓮花或採蓮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寫採蓮的環境美和採蓮女的心靈美。整首詞兼具民歌的清新明淨和文人詞的雋雅含蓄,別具情韻而又楚楚動人。

上片,「『守得蓮開結伴遊,約開萍葉上蘭舟。」一群女子為了採蓮,她們長時期地等候蓮花盛開。蓮花開了,她們便結伴去采。湖塘里長滿浮萍,她們要上船,得先輕輕地把它撥開。寫出了蓮開前的耐心等待,採蓮前的細緻動作。「來時浦口雲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寫採蓮過程,採蓮環境。夏天白晝雲霧少,採蓮又不會等到傍晚才開始;句中的「雲」,應該不是指午雲、晚雲而是指曉雲。它寫的是採蓮人到了浦口,曉日初升,尚末消散的雲氣籠罩在她們船棹周圍;她們採蓮休工回到江邊,夜月已上,人家的樓台上已照滿月光。這本來是寫從早到晚地採蓮,寫勞動的辛苦的,但作者卻把景色寫得很幽美。對於環境的這樣渲染,是為了把採蓮的勞動和採蓮人烘托得更為動人一些。

下片,寫採蓮人的心理活動,這是她們最美的方面。她們的心靈是那樣的單純、多情,她們愛惜蓮花。為蓮花的遭遇擔憂,當然,她們在採蓮中,也從蓮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本來就是少女美麗容顏的象徵;好花易謝當然也象徵着少女的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她們愛惜蓮花、關切蓮花,和愛惜自己的青券、關切自己的命運有密切的聯繫,自然而然地就會對前者注入更大的深情。「花不語。水空流」,好花無語,流水無情,深情無法傾訴,好景不斷流逝。人無可如何,花也無可如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為花愁」了。美好的事物無法保護,只能給心靈蒙上了陰影,帶來了悲傷。「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奈朱顏不耐秋。」怕萬一西風驟然吹來,艷麗的蓮花抵擋不住,馬上就陷於飄零、憔悴。這一片,着筆無多,卻能細膩地寫出採蓮人的心靈美好而承受的卻是悲傷。

名家評價

古典文學研究專家王雙啟:「爭奈朱顏不耐秋」,已將人與花的命運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耐秋」的感嘆當然是徒勞的。可是,古往今來多少詞人墨客卻仍然不斷地發出這種感嘆,循環往復,跳不出這個圈子,吾人又奈其徒勞何!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48?—1113?),宋代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監潁昌府許田鎮。一生仕途不利,晚年家道中落。然個性耿介,不肯依附權貴,文章亦自立規模。工令詞,多追懷往昔歡娛之作,情調感傷,風格婉麗。與其父齊名,時稱「二晏」。有《小山詞》傳世。 [3]

參考資料

  1.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 古詩文網
  2.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 百度漢語網
  3. [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