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鶴鴕科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鶴鴕科(學名:Casuariidae)是鳥綱鶴鴕目的鳥類,共有1屬3種3亞種。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體形僅次於鴕鳥和鴯鶓,翼非常退化,比鴕鳥和美洲鴕鳥的翅膀更加退化。鶴鴕和美洲鴕鳥一樣,也有三個腳趾。該科物種分布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等地,鶴鴕的腳上三趾每趾都有鋒利的爪。中趾的爪就更像匕首,長120毫米。這爪特別危險,它們可以以時速50公里穿越密林,利用頭上的骨盔推倒小樹及叢林。它們可以跳躍達1.5米高,且是游泳能手。

目錄

簡介

鶴鴕科是產於澳大利亞至巴布亞地區的幾種大型不能飛的鳥類,是世界現生的第二大鳥類。體形也很像鴕鳥,但比鴕鳥小,體高1.0-1.5米,重約18-85千克。單垂鶴鴕及侏鶴鴕並不十分著名。所有鶴鴕一般都是羞怯的及行蹤隱秘的,生活在森林的深處及遠離人煙的地方。較為人們熟悉的是生活在昆士蘭雨林的雙垂鶴鴕,因有肉垂雙片而得名。體形健壯,無飛行能力;羽毛質地粗糙,且有些羽毛尖端特化成長長的髮狀細絲;翅膀短小,在飛羽着生處只具有羽翮;頭部裸露,頸部有紅藍色的垂肉,垂肉的顏色會隨着年齡而發生變化。體羽主要為黑色,頭部裸出,長着大而側扁的黑綠色角質冠,像一頂頭盔保護着腦袋;頭頸裸露部分主要為藍色;頸側和頸背為紫、紅和橙色,前頸有2個鮮紅色大肉垂。足具3趾,均向前。體被亮黑色髮狀羽;翅小,飛羽羽軸特化為6枚硬棘。雌雄羽毛相似,但雌鳥體型較大,前頸的2個肉垂亦較大。

評價

鶴鴕棲息於熱帶雨林。能奔跑,鶴鴕時速可達50公里。善跳躍,性機警。鳴聲粗如悶雷。性兇猛,常用銳利的內趾爪攻擊天敵。單棲或成對生活,在密林中有固定的休息地點和活動通道。鶴鴕食物隨季節而變化,以果實為食,尤其是落下的果實或生在低樹枝的果實。有時也吃真菌、蝸牛、昆蟲、小魚、鳥及鼠類。亦有報告指它們襲擊人類,不過這多是因人類入侵它們的領域或是令它們感覺被威脅。 [1]

參考文獻

  1. 鶴鴕科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