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鸞鳳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鸞鳳鄉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下轄鄉。[1]

中文名: 鸞鳳鄉

外文名: Luanfeng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光澤縣境東南部環城區分布

面 積: 279 km²

政府駐地:鎮嶺街

電話區號: 055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4萬(2016年)

車牌代碼: 閩H

方 言:贛語

交通概況

鸞鳳鄉交通方便。鷹廈鐵路火車經過境內6個行政村;閩北公路幹線的(建)陽杉(關)線貫穿5個行政村。此外,還建有簡易公路90公里,使全鄉15個村及90%以上的自然村可通汽車。

歷史沿革

鸞鳳鄉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分別屬於縣城周圍的一都、歸仁里的二都和三都、永寧里的十八都和三十都以及安福里十七都的一部分;民國時期,屬崇仁區;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屬崇仁區;1951年,崇仁區改稱城關區,屬城關區;1952年8月城關分為城關(一區)、崇仁(四區)二個區,現鸞鳳鄉境域屬城關區;1958年7月撤區,城關、崇仁兩個區域合併成立杭川人民公社,同年按原區範圍劃成5片,以片成立中心指導組小組,同年10月撤指導組,成立衛星人民公社;1959年4月,恢復杭川人民公社稱號;1961年,改稱工委;1963年6月撤銷工委,恢復區的建制,1964.年5月撤區,復稱為城關人民公社;1968年成立城關公社革命委員會;1973年增設上屯大隊;1980年12月撤銷公社革委會,改稱公社管委會;1984年9月撤銷公社管理委,恢復鄉鎮建制。啟用歷史地名,更名為鸞鳳鄉人民政府。1993年,全鄉轄:饒坪、油溪、上屯、坪山、君山、高源、崇瑞、雙門、中坊、大陂、大羊、黃溪、武林、文昌、十里舖15個村民委員會,1個林場、1個茶果場,156個村民組。

區劃人口

全鄉下轄饒坪、油溪、上屯、君山、坪山、武林、崇瑞、中坊、十里舖、高源、雙門、黃溪、大羊、大陂、文昌15個行政村,1個茶果場,154個村民小組,120個自然村,人口2.4萬人。

氣候環境

境內地勢較低,平均海拔259米。地貌類型系低丘陵與河谷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17C,最高氣溫39.8℃,最低氣溫一9.4℃。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70天左右。

社會事業

鸞鳳鄉現有完全小學17所,在校中小學生5300餘人。1985年全鄉已達到小學教育「四率」(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及率)達標部頒標準,1992年已在全鄉實施9年義務教育制。全鄉有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56人,病床50張,配備有心電圖、X光機、B超等先進醫療設備。全鄉15個村均有村級衛生所。投入180萬元建設鄉文化站並完成室內裝修,通過驗收。扶持和培育舞獅、龍舟、採茶燈、鼓樂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隊伍,並組織參加信用社杯、水利杯籃球賽、農運會,取得較好名次。

自然資源

林業資源

境內資源豐富。林業資源,在25.36萬畝有林地內,有毛竹5066畝,毛竹蓄積45萬根;木材蓄積量達86.82萬立方米,還盛產板栗、錐栗、茶葉、柑桔、香菇、紅菇、黑木耳等土特產品。水資源,有西、北二溪主河流流經境內9個行政村,據勘測,全鄉水資源裝機容量可達7600千瓦,年蘊藏發電量可達1600萬千瓦時。已建饒坪水庫1座,蓄水量36萬立方米;水電站23座,總裝機容易868千瓦,其中坪溪二級電站是全縣最大的鄉辦電站,裝機容易600千瓦,年發電量250萬千瓦時。礦藏資源,主要有花崗岩、鉀長石、螢石、稀士等,已開發的紅色花崗岩稱「武夷紅」,已外銷至韓國和新加坡。

旅遊資源

鸞鳳鄉山清水秀風景優美。自然景觀有烏君山風景區、及白雲峰風景區、九龍峰風景區、臥牛山風景區等,尤其是烏君山風景區,方圓1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640米,主要景點有仙猴石、飛泉岩、烏君洞、操軍坪、仙女池、疊水瀑、會仙岩等。人文景觀有三仙塖、金斗窠、地藏廟、天后宮、齊聖廟、洪光塔、油溪承安橋等。

經濟發展

鸞鳳鄉是光澤縣主要產糧區,1993年全鄉糧食總產達20661噸,比1982年的14041噸增長47%;畝產666公斤,比1982年的340公斤增長96%。鄉村企業,1993年有505家,其中千萬元產值企業5家,500萬元產值企業4家;外資企業3家,引進外資38.71萬美元。主要產品有:緯紗管、地板木、木梭、西餐刀座、活性炭、工藝竹編、竹箱、太空棉系列產品等,其中西餐刀座、活性炭已經外銷出口。全鄉完成煙葉種植3500畝,收購煙葉8680擔,實現產值1163.8萬元,煙葉稅收256.04萬元。大力推進淡水養殖,全年淡水養魚面積3035畝,其中標準化魚塘建設1928畝,特種水產養殖2畝(投資500萬大鯢養殖)。農業組織化逐步提高,培育農業專業合作社35個,立足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注重開發具有本地特色、見效快的農優產品,全鄉已形成蔬菜種植面積2850畝(其中生產基地面積955畝),果樹面積1850畝,西瓜面積465畝,油菜種植300畝的農業產業規模。1993年,全鄉工業總產值6153萬元,比1992年增長104.35%;農業總產值3500萬元,比1992年增長17.61%;糧食總產量比1992年增長2.78%;鄉村企業經濟總收入1.05億元,比1992年增長35.8%;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046元,比1992年增長19.82%。2016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684萬元,比增12.4%。規上工業產值3460.4萬元,比增100%,規下工業產值18414.4萬元,比增15.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087萬元,比增395.8%;農戶固定資產投資3536萬元,比增4.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0元,比增11.7%;財政總收入1337.5萬元,比增0.44%,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902.8萬元。工業經濟穩步增長,轄區內有65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家,上市公司聖農發展總部坐落於鸞鳳鄉境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