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西南5公里處。它東接仙人崖,西連亂山,北臨南河。雞峰山以峰美、水秀、洞奇而得名,號稱隴南第一山,徽成第一景,享譽陝、甘、川三省。千姿百態的景色,美不勝收。

發展歷史

雞峰山,因「奇峰孤聳、直入雲際,狀似雞首」而得名。據雞峰山留存的北魏摩崖石刻和宋真宗趙亘時期的碑刻記載,漢代就有摩崖石刻「西峽頌」,唐代已初具規模,宋代山上就有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和佛教活動。雞峰山與東西兩翼的杜公祠,西狹頌與「漢摩崖石刻」、「吳挺碑」、「裴公蓮帖」 輝映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一體,名勝古蹟聞名中外,文臣武將,騷人墨客留下無數盛跡,東漢虞詡開創漕運、馬融設賬講學、李翕開鑿西峽、三國孔明六出祁山、唐代敬德修寺建廟、杜甫輾轉流寓、宋代吳挺駐節保蜀,給自然風光增添了人文景觀的內涵之美。 [1]

在每年農曆二月一八日至四月十八日長達兩個月的廟會期間,遊人比肩接踵,多時日達萬眾。官紳名士多有題刻,文人騷客每臨題詠。明隴右道宋琬詠道「鷲嶺何年辟,雞巢此地傳。松聲常似雨,巒氣自成煙。夢散疏鍾外,心清白佛前。欲從仙吏隱,結宇共棲禪」。


據唐李泰《括地誌》載,秦始皇西巡隴西,登雞頭山,即為此峰。清乾隆《成縣新志》記載,秦始皇登雞頭,公子扶蘇吹簫引鳳於此。自宋以來,雞峰以風景秀美,古蹟眾多聞名遐爾。雞峰山公園總面積為4200公頃,林地面積5000畝。植被以華山松、油松、落葉松為主,間有經濟樹種紅青崗、板栗、刺五加、觀賞植物鐵木匠、水柏等。野生動物有羚羊、梅花鹿、野豬、狼兔等。雞峰山層巒疊嶂間松竹蒼翠,溪流潺潺,殿閣重重,雲霞千朵。山南麓坡度較緩,茂密的馬尾松、油松漫山遍野;北部橫嶺壁立,俯臨成川川塬充滿生機的沃野平疇;中部峰巒起伏,氣象雄渾。

多圖

據山上現存北魏摩崖和宋代碑刻,千餘年前雞峰山即有寺廟建築和佛事活動。相傳唐開國功臣尉遲敬德曾在此修建寺廟。宋政和年間,由地方人士趙清臣與山上僧人慈惠、湛實等捐資籌集建成生佛閣,並赴四川峨眉山祈請普賢菩薩,在羅漢洞(今龍洞)前舉行盛大法會,有五色佛光顯現,於是聲明大噪,遂進行大規模的寺觀廟宇修建活動。「光祥寺」也因普賢菩薩佛光顯現而得名。後經歷代不斷增修,依山形地勢,建成沿靈官峽、古寺院、藥王殿、二梁子、二字殿、嵋洛峰光祥寺一線百餘座佛剎古寺建築群。眾多建築依山傍崖,越谷跨澗,或隱現於修竹茂林之間,或沉浮於雲海霧嶂之上,殿宇輝煌,樓台奇妙,異彩紛呈,雄壯瑰偉。 [2]

主要景點

雞峰山共有18景,景景奇觀、「雲臥仙人床」,「清泉出龍口」「石雞凌絕壁」,「雲海浮仙山」,等尤為出名。嵋洛峰北山腰的「雲臥仙人床」,東山腰的「清泉出龍洞」,石洞天生,洞內鐘乳石星羅棋布,萬象森列,神龕下泉水涌流,澄碧清澈,每遇雨天,洞內雲霧噴涌而出,如玉龍出洞,騰旋飛舞。龍洞上空絕壁上的「石雞臨絕壁」,一塊巨石狀如雞形,凌空突出,天生奇觀。北山腰的「雲海浮仙山」,浩瀚的雲濤中浮露出數座蒼翠的峰巒,旭日東升,雲蒸霞尉,使人置身於海上仙山。


溶洞是雞峰山又一絕景,洞深約1公里,各種石鐘乳、石筍,隨着光線的明暗,角度的變化,想象力的不同,變化萬千。


北側崖壁一隻31米左右的雄雞塑像,欲引頸啼鳴,造形生動,形象逼真,此為雞峰山的徽志和象徵。站在主峰之巔,心胸為之豁然開朗,放眼望去,雞峰山的每座山峰盡收眼底,那些越去越低的殿台樓閣,星羅棋布,在濃郁的掩映下似天穹的繁星,眨着眼睛。霧天看雞峰山,奇中更奇,奔涌不息的雲海中,茫茫雞峰山只露出嵋洛峰峰頂和峰頂上懸空靜立的那座普賢殿,其中群峰都沉到雲海底層,偶爾飄逸出淡淡的山脊和山脊上迷離恍惚的山寺幻影。那些幻影變得那麼遙遠,宛若把嵋洛峰拖出雲海,頭上晴空萬里的藍天。

雞峰山空氣新鮮,景色優美,山坡陡峭,因此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到處遊玩,同時還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風采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