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鷗嘴燕鷗
Gull-billed Tern

Imran Shah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Gelochelidon nilotica

目/科/屬  鴴形/鷗/噪鷗

遷徏狀態   過境鳥

普遍性    不普遍

體長/體重  33-43cm/130-300g

別名:鷗嘴噪鷗,雌雄同型。虹膜黑褐色。嘴黑色、厚實短。腳黑色。

  • 繁殖期成鳥
  1. 前額、頭頂至後枕黑色。
  2. 肩、背及翼上淡灰色。其餘部分為白色。
  • 非繁殖期
  1. 頭上轉白色,留下眼後黑色點斑。
  • 飛行時,外側初級飛羽為黑褐色。停棲時翼尖超出尾羽。

目錄

棲地&習性

海灘和沙丘,鹽沼,製鹽廠,人造島,河流和河豚的繁殖。

常單獨或小群活動,飛行緩慢。會輕掠水面或於泥地捕食,甚少俯衝入水捕食。

具食蟲性,獵物主要包括蚱蜢蜻蜓飛蛾或小型魚蝦為食。

繁殖

歐洲約5月至6月產卵,在庫拉索島約5月中旬,在巴西C島6月,在阿根廷12月。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飛行時常見的呼叫是帶略微混濁的「 kay-wek」聲。

外觀相似性

普通燕鷗體型較小,嘴細長,腳較短,尾羽分叉較深,外側尾羽外緣黑色。停棲時翼尖與尾羽差距不大。繁殖期體下染紫灰色。minussensis亞種嘴紅色,先端黑色,腳紅色。

紅燕鷗體型較小,嘴細長,腳較短,尾羽分叉較深。停棲時翼尖超出尾羽甚長。初級飛羽內側有白邊。繁殖期體下較白染粉紅色。嘴紅色,先端黑色,腳紅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鷗嘴燕鷗Gelochelidon nilotica台灣野鳥P214Gull Mouth Tern
Gelochelidon nilotica - Gaviotín pico negro, acicalándose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