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特產網的圖片
biē

中文名: 鱉

拉丁學名:Pelodiscus sinensis

別稱: 中華鱉、甲魚、水魚、團魚、老鱉、王八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龜鱉目

: 鱉科

: 鱉 亞 種: 無[1]

保護級別: (IUCN 2000年 ver 3.1)——易危(VU)[2]

[3] 俗稱甲魚水魚等,鱉科鱉屬動物,為爬行類兩棲動物,保護級別為易危。分布於亞洲、非洲、美洲的淡水和湖泊中。

鱉軀體近似圓形,背部是由骨骼構成的甲,中央稍隆起,外面披一層革質皮,胸部由骨片和軟骨構成;四肢粗短有力,趾間有蹼;頸粗長,富有伸縮性,頭較小;口較大,有骨質牙,兩頜有力善咬。背甲、頭、頸皆呈泥褐色,腹色白中透綠。

鱉生活於江河、湖沼、池塘、水庫等水流平緩、魚蝦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沒於大山溪中。在安靜、清潔、陽光充足的水岸邊活動較頻繁。喜曬太陽或乘涼風。在27-28℃的氣溫條件下,生長速度最快。氣溫在18℃時,就少進食,或基本停食。氣溫低於15℃時,鱉就完全停止進食,鑽入泥中冬眠。原產於中國、朝鮮、俄羅斯(遠東)、日本、越南、東帝汶、菲律賓。

形態特徵

成體背盤長192.0-345.0毫米,寬138.8-256.0毫米。頭中等大,前端瘦削。吻長,形成肉質吻突,鼻孔位於吻突端。眼小,瞳孔圓形。吻突長於或等於眼間距,等於或略短於眼徑。耳孔不顯。兩顎有肉質唇及寬厚的唇褶,唇褶分別朝上下翻褶。頸長,頸背有橫行皺褶而無顯著瘰粒。

背盤卵圓形,後緣圓,其上無角質盾片,而被覆柔軟的革質皮膚。背盤前緣向後翻褶,光滑而有斷痕,呈一列扁平疣狀。正對頸項中線,駢列二枚平瘰粒。背盤中央有棱脊,脊側略凹,呈淺溝狀。盤面有小瘰粒組成的縱棱,每側7-10餘條,近脊部略與體軸平行,近外側者呈弧形,與盤緣走向一致。骨質背板後的軟甲部分有大而扁平的棘狀疣,疣之末端尖出,游離。

腹甲平坦光滑,可具7塊胼胝,分別在上腹板、內腹板、舌腹板與下腹板聯體及劍板上。腹甲後葉短小。

四肢較扁。第五指、趾外側緣膜發達,向上伸展至肘、膝部,形成一側游離的膚褶。其寬可達10毫米。前臂前緣有4條橫向擴大的扁長條角質膚褶,寬約10-22毫米,排列略呈品字形。脛跗後緣亦有一橫向擴大的角質膚褶。指、趾均具3爪,滿蹼。

體背青灰色、黃橄欖色或橄欖色。腹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灰黑色排列規則的斑塊。幼體裙邊有黑色具淺色鑲邊的圓斑,腹部有對稱的淡灰色斑點。顎與頭側有青白間雜的蟲樣飾紋。

動物學史

中國鱉類動物的養殖以中國台灣省起步較早,20世紀50年代台灣省已開始養殖鱉,養殖戶主要集中在台灣省南部,年產近千噸,大陸幾乎沒有鱉類動物養殖。20世紀70年代前後,中國鱉類動物的來源以野外捕捉為主,當時因缺乏保護動物和持續利用意識,人們捕撈到何種類就食用和藥用之。20世紀70年代末,由劉筠院士牽頭,在湖南省漢壽縣開展鱉人工繁殖研究並取得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大陸鱉類養殖的序幕。回顧中國鱉類動物養殖歷程,其發展過程歷經3個轉型階段,即從「捕撈型」到「養殖型」(1970-1990年);從「養殖型」到「數量型」(1990-1995年);從「數量型」到「質量型」(1996年-)。

分布範圍

原產於中國、朝鮮、俄羅斯(遠東)、日本、越南、東帝汶、菲律賓(班乃島)。在中國除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外,其餘各省(市、區)均有分布。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美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地有引種。[4]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0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5]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