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鮑里斯·約翰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鮑里斯·約翰遜(英語: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1964年6月19日-),英國保守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英國首相及保守黨領袖,也是一位通俗史學家和文學作家,英格蘭聖公會教徒。

兩百多個國家的綜合性人口學研究顯示,當今世界各年齡段的基督徒有21.8億[1]。基督徒占到近三分之一。基督徒在地域上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分布如此之寬廣,以至於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大洲或者區域可以單獨地成為毫無異議的全球基督教中心[2]

簡介

早年曾任職於傳播媒體界,有報社記者、雜誌編輯、電視節目策劃等相關職務的工作經歷。約翰遜曾於2001年至2008年期間在亨利選區擔任過國會議員,以及於2008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過大倫敦市長,自2015年起獲選為阿克斯布里奇和南賴斯利普選區的國會議員,並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任職過特雷莎·梅內閣中的外交和聯邦事務大臣,後於2019年7月下旬接替特雷莎·梅出任英國首相及保守黨領袖。其政見主張奉進步的一國保守主義為基調,與此同時,他亦執行了許多經濟自由主義及社會自由主義的政策。

約翰遜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均為英國人,父系帶有土耳其裔血統,幼年家境寬裕,其曾於布魯塞爾歐洲學校、阿什當宅第及伊頓公學就讀,後考入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修讀古典學,並於1986年當選牛津聯盟主席。青年時期的約翰遜先後任職於《泰晤士報》及《每日電訊報》兩家報社,在《每日電訊報》撰稿時經常起筆有關歐洲懷疑主義論述的文章,後於1999年至2005年期間在《旁觀者》雜誌擔任主編,且於1998年至2005年期間兼任BBC1電視節目策劃。加入保守黨後,約翰遜於2001年在亨利選區當選國會議員,並在邁克爾·霍華德和戴維·卡梅倫兩位保守黨領袖的領導下進入影子內閣,其自身的政治立場大部分與保守黨相同。由於約翰遜時常在電視上露面,還呈現一頭金色亂髮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並持續發表內容尖銳的聲明與撰寫書籍和專欄,這讓他迅速成為英國最受矚目的政治人物之一。

約翰遜於2008年大倫敦市長選舉中擊敗工黨籍的時任市長肯尼斯·利文斯通當選大倫敦市長,因而辭去了國會議員的職務。他在首個任期內實行了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內飲酒、支持金融業發展和建設公共交通設施(包括:新倫敦巴士、桑坦德自行車和泰晤士河纜車)。2012年5月,約翰遜於2012年大倫敦市長選舉中再度擊敗昔日的競選對手肯尼斯·利文斯通順利連任大倫敦市長,並於第二個任期內成功舉辦了倫敦奧運,他亦在2015年英國大選中當選為阿克斯布里奇和南賴斯利普選區的國會議員。2016年5月,約翰遜卸任大倫敦市長後,在即將舉行的脫歐公投里和同黨籍的時任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等留歐派人士立場相左,支持脫離歐洲聯盟,進而成為英國政壇中脫歐派的領導人物之一。最終,6月23日舉行的公投結果顯示脫歐陣營獲得勝利,致使戴維·卡梅倫為負起政治責任而辭去了擔任六年多的首相職務。

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約翰遜在繼任戴維·卡梅倫為英國首相的特雷莎·梅之內閣中出任外交和聯邦事務大臣。2019年5月,在時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辭職後,作為國會后座議員的約翰遜參加了保守黨內繼任黨領袖及首相的競爭,與同為挑戰者之一的時任外相傑里米·亨特擊敗黨內眾多對手,雙雙進入了決選投票的階段,最終根據7月23日的開票結果,約翰遜所獲票數力壓傑里米·亨特獲取勝利,當選新一任保守黨領袖,並於7月24日起正式接任首相及英聯邦輪值主席職務,成為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時期第十四位英國首相。同年12月12日,約翰遜帶領保守黨在大選中贏取國會過半席次,成功續任首相且得以組建多數政府,本次大選亦使保守黨創下繼1987年大選以來在國會斬獲最多席次的歷史新紀錄。

約翰遜於英國是一名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其支持者指稱他性格幽默,能吸引非傳統的保守黨選民的支持,如工人階級出身的選民和非保守黨的疑歐派選民。但他亦同時被批評奉行菁英主義、排外、任人唯親、懶惰和不誠實,也遭指控曾多次發表涉及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言論。

在2022年7月7日約翰遜在首相府公開發布將辭去英國首相一職,但會暫時留任擔任看守首相直至保守黨選出接替者。[3]

視頻

鮑里斯·約翰遜 相關視頻

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區別,一次讓您聽個明白
東正教與基督新教福音派的五大區別(中文字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