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鮑渥共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鮑渥共融(英語:Porvoo Communion)是多個聖公宗與信義宗教會所組成的團契,建立了完全共融,這意味着加入鮑渥共融的教會彼此之間能有更密切的往來、交換本堂牧師、相互承認聖禮等。

基督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世紀產生於亞洲西部地區,奉耶穌為救世主[1]。公元4世紀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2]

簡介

1938年,為了在聖公會與波羅的海的信義會之間達成「聖壇與講壇團契」,坎特伯里大主教邀請愛沙尼亞福音信義會與拉脫維亞福音信義會的代表們前往蘭柏宮。此次過程達成一項正式締結,並於1992年建立鮑渥共融,以《鮑渥共融宣言》這項協議在多個教會之間確立完全共融。該份宣言是在芬蘭耶爾文佩協商的,然而團契的名稱取自於鮑渥,因為在耶爾文佩正式簽署宣言之後,共融聖事的聯合慶祝是在鮑渥舉行的。

該團契的成員囊括了不列顛群島的聖公會、北歐五國的信義宗國教會、以及波羅的海國家的愛沙尼亞與立陶宛的信義會。之後的協商使得伊比利半島的聖公會加入協議。前述的所有教會均使用主教制,維持連續的歷史性使徒統緒。

該團契不設中央機構或是監督者。每一教會皆有聯絡人,而每年聚會時,這些聯絡人構成一個聯絡群組。分別隸屬於信義宗與聖公宗的兩位主教是聯絡群組的共同主持人,而秘書長也是取自兩者間的傳統。並有正式研討會與一般會議來對於影響整體團契的爭議進行有系統的討論。

視頻

鮑渥共融 相關視頻

如何與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相處丨《慧燈·問道》第三季
聖經新舊約目錄歌(粵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