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魚腥草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魚腥草的傳說故事

勾踐食蕺為報仇,民間採集作菜蔬。

肺癰膿瘍有特效,關鍵成分是櫟素

傷寒痊癒張治劑,全草均可抗茵毒。

傳說一

蕺山,即今浙江紹興,古為越都,是越王採食蕺菜(魚腥草)之地。2000多年前,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戰爭多年。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勾踐和夫人成了吳王的奴僕和臣妾。三年後,勾踐臥薪嘗膽,節衣縮食,上山采蕺(魚腥草)為食,後由弱變強,打敗了吳。正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明末清初毛奇齡詠《蕺山氏珠寺》云:

  古殿依嵯峨,春風似永和。

  龍歸華藏遠,僧把戒珠多。

  舊巷看巢燕,清池想浴鵝。

  前王曾采蕺,霸業近如何。

傳說二 

800年前金代名醫張元素用魚腥草治療好了名醫劉完素的傷寒病,故得以揚名。

傳說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心21000人中倖存56人,其中有兩個被認為是不可救的放射病患者,經魚腥草治療後挽救了生命。

傳說四

1979年在西南邊防保衛邊境作戰中,一個戰士因重傷脫隊,在既無糧又無藥的情況下,自己採食身邊的魚腥草充飢,數天後歸隊,傷口沒有感染。後經研究,定向發酵成低度的營養保健酒,可增強免疫力、抗癌、美容、抗衰老、抗感染、對糖尿病、高血壓、肝炎、神經衰弱、脫髮有明顯療效。[1]

傳說五

相傳宋朝熙寧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漲,泥沙淤塞,沖毀房屋,淹沒農田,弄得沿河兩岸村民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雨停水退後,沿河兩岸的村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樣的一種病,整天拉稀。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很差,沒有人知道得的是什麼病,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

在芷江新店坪鎮白馬灘村有一張姓的後生,全家也患上這種病。就在那一年,左鄰右舍的豬也都病了,惟獨他家的豬沒有發病,全家人甚覺奇怪。原來,他家常用房前屋後的魚腥草餵豬。難道是豬吃了魚腥草的緣故?於是,全家人也試着挖魚腥草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為好轉。

就在人們對這種病一籌莫展時,姓張的後生手持一把魚腥草,對村裡的人們說:「這種草大概可以治這種病,大家不妨試試看吧。」村民們半信半疑,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死馬當作活馬醫」,結果,凡服食魚腥草的村民,病情大見好轉。消息很快傳遍了沅洲各村,所有染病之人全都因吃了魚腥草把病治好了。

從此,當地村民對魚腥草珍愛有加,它雖然有股魚腥味,但稍加處理就可做為味美食材,或涼拌,或烹炒,或與其它食材燉煮,還有些人研磨成粉末,方便攜帶。既大快朵頤,又清熱解毒,有很好的藥用功效。[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