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養殖技術 的圖片

中文名:鮊

拼 音:bó;bà

部 首:魚

五 筆:QORG

倉頡:NFHA

別 名:白魚

屬 於:繁體字

同:鮊

注 音:ㄅㄛˊ;ㄅㄚˋ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6

筆順編號:3525121444432511

四角號碼:2630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9B8A

繁體字,同鮊,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鮊亞科魚類的統稱,又名白魚。生活於江河湖泊的中型經濟魚類。我國各江、河、湖泊都有,也見於俄羅斯朝鮮。中國產10餘種。 [1]

鮊基本信息

簡體字:鮊

鮊基本字義

鮊 1.讀音bó(泊)culter,硬骨魚綱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鮊亞科(Culterinae)魚類的統稱。又名白魚。生活於江河湖泊的中型經濟魚類。在中國分布很廣,除西北高原外,各江、河、湖泊都有,也見於俄羅斯及朝鮮。中國產10餘種。

特徵 鮊體延長側扁,腹部自胸鰭後方至肛門或腹鰭至肛門間有腹棱。口前位或上位,口裂斜或垂直。側線完全,約位於體側中央。背鰭具硬刺。臀鰭具18~29分枝鰭條。咽齒 3行。鰾3或2室。中國常見種類中個體最大的翹嘴紅鮊(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口上位,口裂垂直,尾鰭灰黑色,重可達10~15千克;蒙古紅鮊(E.mongolicus)口前位,口裂斜,尾鰭上葉淡黃色,下葉鮮紅色,一般在0.5千克左右,最重可達2千克。此外青梢紅鮊(E.dabryi)、紅鰭鮊(E.erythropterus)也是中國常見種類。

生物學特性 鮊生活於流水或緩流水水體的中上層,遊動迅速,善跳躍,冬季在深水處越冬。肉食性,幼魚一般攝食枝角類、橈足類和水生昆蟲;成魚主要攝食魚類,在放養魚類的湖泊或魚池中亦吞食魚苗和小規格魚種,對魚類養殖業有一定為害。

武漢東湖曾發現1尾蒙古紅鮊的腸道內有 7尾體長66毫米左右的鱅魚種。性成熟年齡因種類和地區不同而異,一般為2~5齡。產卵期一般在5~7月,卵微粘性,粘附在水草的莖葉上。但興凱青梢紅鮊(E.dabryi shinkainensis)產漂浮性卵。

鮊肉潔白而鮮嫩,味美。江蘇太湖以產翹嘴紅鮊而著名。興凱湖產的白魚(興凱青梢紅鮊)與黃河鯉、松花江鱖、松江鱸合稱為中國淡水「四大名魚」。

補充: 鯉形目鯉科鮊亞科鮊屬、紅鮊屬和近紅鮊屬10餘種魚的通稱。一般稱為白魚。體長而側扁,腹部自胸鰭或自腹鰭至肛門具腹棱;無須;口中等大,口裂斜或近垂直,下頜多少突出;鱗中等大,側線完全;背鰭具硬刺;臀鰭長,分枝鰭條17~30根;下咽齒3行; 鰾2或3室;體銀灰色,有些種類的鰭呈紅色。分布於黑龍江到珠江及海南省諸水系,朝鮮西部也有數種,圖們江與鴨綠江無。一般棲息於水體的中上層,冬季在深水處越冬 。為肉食性魚類 ,一般幼魚攝食枝角類、橈足類和水生昆蟲;大魚以魚、蝦為食。鮊類是天然漁獲物中常見的種類,有一定經濟價值。

補充:5~8月繁殖,6月底至7月初為最盛期,在有流水處產卵。卵浮性,透明,淡青色,卵徑0.9~1.2毫米。性成熟年齡因地區而異,長江流域最小,性成熟年齡為2齡,北方為3~4齡。2冬齡魚的懷卵量為2.8~9.0萬粒,4冬齡魚9.4~26萬粒。在天然水體中鯿的魚苗相當豐富,生長的速度緩慢,最大可到2千克以上。肉味鮮美,脂肪豐富,是中國重要經濟魚類之一,食用以清蒸最佳。

2.另一音讀ba 四聲 同「鮁」

鮊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白。《說文》海魚名。《博雅》鮊,鱎也。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義同。

參考來源

  1. , 養殖技術,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