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國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國鏞 照片網址

魯國鏞(英語:Fred Kwok-Yung Lo,1947年10月19日-2016年12月16日),祖籍南京市,美籍華人天文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1]

擅長天文及電波研究

魯院士為美國國家電波天文臺名譽臺長,擅長天文物理學及電波天文學,知名的研究諸如:矮星系和星系間的氫原子氣體研究(Intergalactic Hydrogen Survey)、可測量中心黑洞質量的「繞核邁射」(Circumnuclear Maser);以及魯院士於加州理工學院時,利用一氧化碳做為媒介,以「毫米波干涉儀」(Millimeter Interferometry)探測銀河外星系之星際氫分子分布。

天文及電波貢獻

1991年魯國鏞院士在美國時即與我國幾位優秀的天文學家如李太楓院士、袁旂博士、賀曾樸院士、徐遐生院士等人陸續規劃籌備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並共同提出「次毫米波陣列計畫」(Submillimeter Array, SMA),此組望遠鏡係與美國史密松天文臺合作興建,於2003年啟用時,是全世界第一座次毫米波干涉陣列,提供了在此波段最高的角解析力,也是目前位於智利,世界最強大天文望遠鏡ALMA的前身;其後亦陸續協助推動亞洲首座且唯一一座專門研究宇宙學的儀器「李遠哲陣列望遠鏡計畫」(Yuan-Tseh Lee Array for Microwave Background Anisotropy, AMiBA)及研究太陽系、行星系起源之「中美掩星計畫」(Taiwan American Occultation Survey, TAOS)。

魯院士分別於1994年及2012年兩度獲頒亞歷山大洪堡基金會研究獎、1998年當選為第22屆中央研究院院士、2000年獲選為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會士及2006年獲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等殊榮。

魯國鏞院士於1974年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即在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86年起擔任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授,1997年則受聘返臺擔任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第3任籌備處主任並兼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至2002年卸任後返美擔任美國國家電波天文臺臺長,於2012年卸任後獲聘為名譽臺長。 [2]



引用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