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春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春雨,男,1963年出生於河北石家莊,現為湖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湖南省「學院派」建築設計代表性人物,同時兼任《設計藝術家》雜誌主編、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湖南省建設廳專家庫專家、嶽麓書院首席顧問專家、民進十四屆中央委員、民進湖南大學主委、民進省委常委、以及省政協委員。

其國際展覽如下:

2008 中國當代建築展,荷蘭鹿特丹

2011 向東方-中國建築景觀展,意大利羅馬

2011 布拉格國際建築周,捷克布拉格

2011 中國國際建築展,中國北京

2011 超輕村·岩排溪村,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中國深圳

2012 德國中國文化年,建築中國100 ,德國曼海姆

2012 中國館·異化,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威尼斯

2014 共生-2014年梅溪湖建築設計展,中國長沙

2015 北京國際設計周,10x100——UED十年百名建築師展、1000當代建築項目,中國北京

2015 澳門國際設計聯展,中國澳門

2015 中國湖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國長沙

2016「張家界博物館」 秋季哈佛GSD中國建築展,美國哈佛

2016「類型·分形·語義」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展,中國長沙

湖南湘江新區,魏春雨設計了湖南大學數棟有特色的教學樓和中國書院博物館、李自健美術館、謝子龍影像館、新坪塘中學、中南大學研發總部基地等重要項目,作為建築設計領域的本土專家代表,魏春雨參與了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湖南金融中心等重大項目規劃論證與設計招標評審,主持了《湘江新區濱江新城長望路兩廂創新中心城市設計》《湘江新區梅溪湖國際新城(一期)城市設計》《湘江新區濱江新城城市設計》等相關設計。

2018年9月16日,在長沙湘江之畔的謝子龍影像館,「地方圖式|2018年地方工作室作品展」啟幕,其中每一件展示作品的文案,都是魏春雨逐字逐句敲定的。「這個展覽其實想了很久了」,魏春雨說,辦這個展其實是想喚起人們對城市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重新認識。在魏春雨看來,在地方從事建築設計,一定離不開對自身所在地方的基本認同與致禮般地探尋。「一草一木,都要心懷敬畏。」他說,「其實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我們跟它是一種互相依附的關係,我們跟它如何對話,它又是如何呵護我們,這個很重大的很深刻的命題。」地方工作室設計作品:中國書院博物館(提取書院建築中「齋」的空間形式意象,通過「天井」組織空間序列及流線,將自然景觀重新分割,以片斷化的方式植入)

「做建築的,不要別人問我們,我們自己都會去追尋這麼個命題。因為建築有時候,確實不僅要住前看,而且你也要往後看。」魏春雨說,想用有形的空間去表達地方文脈,通常我們會尋根,找到參照系。但實事求是地講,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簡單完成的任務。一些很明顯的傳統建築符號,其實也是一種負擔。「你不能直接去在歷史上採集一個片斷,去拷貝一個片斷,直接用過來。這種穿越在建築上,在電視劇里可以,在我們生活真實的場景中其實是不成立的。我們需要的是去採集某種基因。」魏春雨表示,化繁就簡,可能是我們唯一的、可以跟傳統真正地實現這種無縫對接,或者能夠實現「穿越」的唯一的路徑。

另一面是,千萬不要去做表皮化的、符號化的所謂中式。魏春雨提醒說,「我們去研究中國傳統空間的空間本質,它的人文精神,所以去看一些新中式風格,如果它不是那麼直白,具有更多的當代性和現代性,與此同時,你又能感知到強烈的中國傳統的空間基因、文化基因,那這個時候才是更好的一種策略。」

「做設計做到最後,就不是做設計了,做一種把公眾的活動怎麼樣能夠領引、整合或者順應。」魏春雨說,「做設計沒有什麼標準,對社會這個在大課堂來講,做建築,你永遠是一個學生身份,希望這一磚一瓦能把它用好。」

2018年中梁控股集團首入銀城,落子益陽梓山湖畔,匠心築造中梁·龍泉台。從整體的建築規劃,到古韻悠然的中式元素細節,運用傳承中國千年院落文化的精髓,記錄時間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