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敏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敏芝 (中國內地女演員、導演)
出生 1985年10月30日
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演員、導演、主持人
知名作品 《一個都不能少》
《母親的心愿》

魏敏芝

1985年魏敏芝生於河北省赤城縣,13歲因出演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而一舉成名,2004年9月,考入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成為一名編導系的學生。後去美國留學深造。[1] 魏敏芝於2004年和2005年兩獲中國全國青年徵文比賽大獎,是中國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河北分會主席。

個人經歷

演戲

兩集短劇《夜的童話》因為有魏敏芝參與而備受矚目。在出演了《一個都不能少》之後,走出「張藝謀光環」的魏敏芝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她在石家莊精英中學讀完了中學,於2004年考取了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編導系。[2]

面對一大群記者,魏敏芝表現得落落大方,為自己描繪出一幅未來當導演的藍圖。而當記者與她單獨交談時,魏敏芝成熟的言談舉止下,仍掩蓋不了這個年紀的女孩子特有的單純。她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說:「當導演還真的只是我的一個想法而已,我甚至還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行當,也許大學畢業就早早嫁人了也說不定。」

人前的魏敏芝言談舉止都很得體,但也讓人感覺跟這個年齡不大相稱,記者問她自己有沒有這種感覺,魏敏芝說:「其實我表現的並不是真實的我,我最舒服的時候是跟同學在一起,我也問過我的同學對我的看法,他們說:『你啊,就是一個小孩兒!』」導演張玉中評價她是一個非常踏實非常孝順的孩子,魏敏芝輕輕點了點頭:「這一點我承認,我現在就希望家裡人能生活得好一點,我最牽掛的就是他們。」

高考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使魏敏芝一夜成名[3] ,很多藝校,包括北京的幾所學校,都來信說願意招收魏敏芝去上學。很多人都關心成名之後的魏敏芝:下一步的選擇會是什麼?

處在一片叫好聲中的魏敏芝,對未來有些茫然。是張藝謀「還是應該繼續讀書」的話,讓年僅14歲的魏敏芝選擇到省城石家莊的精英中學,開始了新的學習。

剛轉學到精英中學時,魏敏芝不可避免地有些不適應。此前,一直生活在農村的她說的都是方言,到石家莊後,同學間必須用普通話交流,魏敏芝為此還鬧過笑話。有一次數學課上老師提問,魏敏芝非常積極地舉手要求回答,老師就把她點了起來。沒想到她那一口帶方言的普通話,說不清楚答案,惹得大家笑成一片。此後她就加緊練習普通話。在這個全新的環境裡,魏敏芝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學習上,後來順利考上了精英中學高中。

轉眼間,進入了高三備考階段。19歲的魏敏芝把高考目標告訴了老師:她想當導演。她認為中國這方面的最高學府是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她想去北京電影學院試一試。魏敏芝的這個選擇,和她13歲時與電影的第一次接觸有着很大的關係。那短短几個月的電影拍攝,在她身上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她認為自己更適合報考導演系,而不是表演系。可她的決定遭到家人和老師的反對。

爸爸對魏敏芝說:你最好別做導演這個夢,老老實實去考師範類學校,將來像你姐一樣教書得了。魏敏芝一個勁地央求道:老爸,你讓我試試嘛!最後爸爸被說動了:那好,你就花幾個錢去吧。姐姐也一直覺得魏敏芝不適合報考藝術院校,認為她老實、木訥,不會表演。老師同學都是這個看法。大家認為:雖然魏敏芝在《一個都不能少》里獲得了成功,但那是因為她非常本色,她並沒有表演方面的天賦。

魏敏芝還是執拗地決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嘗試一下。

2004年2月,魏敏芝和其他做着導演夢或明星夢的學生一起,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藝術專業課的第一次面試。報考導演專業的有800多人,最後將錄取幾十人,讓魏敏芝高興的是,初試考題並沒有多少專業知識,她順利通過了。但除了在13歲時主演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外,魏敏芝並沒有多少電影知識儲備,能否通過頗具難度的藝術複試,她毫無把握。有個正好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的記者問魏敏芝:你知道什麼什麼嗎?說了一大堆電影專業術語,說得她雲山霧罩地連連搖頭:不知道,不知道……對方說:我幫你輔導一段時間吧。遂借給魏敏芝一些電影基本知識方面的書籍,魏敏芝開始突擊學習。

兩天後,忐忑不安的魏敏芝前去參加複試。讓魏敏芝遺憾的是:三試的榜上並沒有她的名字。她沒想到,這次嘗試,引起很多媒體的關注,一些記者紛紛採訪她。落榜後的魏敏芝,沒和前來採訪的記者說任何話,就跑出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一個小時後,她就與姐姐踏上了返回石家莊的火車。

接下來發生的事,更出乎她的意料。

回校後,魏敏芝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自己的報道和圖片,覺得自己報考電影學院失敗後,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把矛頭指向了自己。網上的一些輿論評價說:魏敏芝只不過靠一部電影偶然出名罷了,本身缺少藝術天賦,不適合走藝術道路,考電影學院落榜是理所當然的……

外界的眾說紛紜和電影學院面試的失利,再加上高考前的學習壓力,讓19歲的魏敏芝一時難以承受。當天晚上,她連自習課都沒上,一個人坐在操場上,想着想着心緒難平,情不自禁地圍着操場跑了起來。不知道跑了多少圈,只想在拚命的奔跑中,發泄心中的壓抑。此時,無助的魏敏芝,不是覺得委屈,而是覺得自己真的做錯了:自己不應該去考北影,否則就不會惹出這麼多事。

就在魏敏芝為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彷徨失落時,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當初張藝謀拍攝完影片後,與她的一次談話。在那次談話中,張導演勉勵她回到學校好好學習。在大家的幫助和鼓勵下,魏敏芝的心態慢慢平和下來,她明白現在該做什麼了:振作精神,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魏敏芝讓爸爸給她買了一個手電筒,晚上熄燈後,為了不影響別人,她在被窩裡打着手電看書,直到眼皮打架才睡覺。在高考前三個月的時間裡,她用壞了三個手電筒。

就在魏敏芝一心向高考衝刺的時候,她又看到了西安外國語學院(今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影影視傳媒學院的招生簡章。經歷了一次挫折,是否還去嘗試呢?心動的魏敏芝又有些猶豫。此時,爸爸鼓勵她說,要麼你再去試試,要麼你以後就不要後悔。聽了爸爸的話,魏敏芝想:只有給自己多一種選擇,才能以後不至於後悔。

這次考試,魏敏芝終於成功了:她順利地通過了初試和複試,這讓她能以更加輕鬆愉快的心情去迎接高考。

2004年6月7日,魏敏芝和全國數百萬考生一樣,走進了考場。幾天考試下來,魏敏芝對成績並不樂觀,她估計大概有400來分,連查分的心情都不是很迫切。反倒是姐姐帶來了喜訊:她的高考成績比預想的要高出很多:460分。這使魏敏芝非常高興:今年不用補習了。

2004年9月,魏敏芝順利邁入了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的大門,成為一名編導系的學生。 執導

已經在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影傳媒學院編導專業就讀兩年的「謀女郎」魏敏芝正式當上了導演,由她獨立執導的電視劇《母親的心愿》2006年1月17日正式關機。

2006年1月17日,魏敏芝告訴記者,電視劇《母親的心愿》圍繞婆媳之間的家庭瑣事來展開故事,電視劇是西安一家影視公司投資拍攝的。「當影視公司老闆來找我執導時,我看了看劇本覺得改一改還行,就答應了」。至於影視公司找她導演的原因,魏敏芝稱對方並不是看重她的知名度,而是因為學院老師們的極力推薦。

據魏敏芝介紹,劇中的演員都是她親自挑選的非職業演員,因為這更能表現生活的原生形態。魏敏芝承認,對非職業演員的偏愛也是受了當年張藝謀導演拍攝《一個都不能少》的影響,雖然魏敏芝在拍攝前請教了很多老師,但是卻一直無法聯繫上她的伯樂張藝謀,魏敏芝也希望將來能把這部戲拿給張藝謀看,請張導在導演業務上對她進行指導。

據悉,得知這部戲的導演是魏敏芝,已經有電視台前來接洽欲購買該劇播出。 主持

來自夏威夷的楊百翰大學合唱團2007年5月18日晚在中山音樂堂為北京的觀眾帶來一台世界民歌音樂會。楊百翰大學合唱團的杜安·羅伯茨博士告訴記者,這次音樂會的主持人是魏敏芝。作為該校一年級的學生,她將用漢語和流利的英語擔任現場主持。

合唱團的華人教授陳博士也特意介紹了魏敏芝的情況,「楊百翰大學與西安外語大學有多年的校際交流與互換學生的合作,魏敏芝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們學校的學生還要從2004年講起。那年我到西安外語大學接觸到剛剛一年級的魏敏芝,那個時候她的英語不算好,最簡單的問話都聽不懂。但是,我為她介紹了我們在西安外語大學教課的教授,魏敏芝也的確很聰慧,兩年以後她的水平已經完全能夠應付在楊百翰大學的所有課程。她在楊百翰大學學習的是傳媒電視專業。此外,楊百翰大學的學生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大約有50%的學生都出身貧困,魏敏芝在這個人群中非常有代表性,所以,我們很願意招她入校學習。」

陳博士還告訴記者,魏敏芝之所以沒能夠出現在媒體見面會上,是因為她在此次的巡迴演出中還擔任着演出錄像的副導演職務,「現在她正在與合唱團一起在八達嶺長城上拍節目。」至於她的主持水平和英語水平,「今晚的音樂會上你們就可以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魏敏芝了。」

主要作品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1999 一個都不能少 魏敏芝 張藝謀 魏敏芝、張慧科、田正達
--- 奇蹟的女兒 --- --- ---

電視劇

劇名 劇名
母親的心愿 夜的童話

個人生活

2006年8月19日,魏敏芝也如願赴夏威夷楊百翰大學魏敏芝繼續留學深造。除了學業有成,在美國讀書的魏敏芝還遇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她在一個聚會上認識了現在的愛人一位美籍華人大衛(中文名劉錦輝),兩人經過兩年的戀愛,已於2008年7月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每年過年過節,魏敏芝都要給張藝謀寄賀卡。張藝謀也會回短信鼓勵魏敏芝好好學習。魏敏芝打算學成之後回國拍電影,最大的夢想是給張藝謀當一次助理導演,以此來報答11年前的知遇之恩。魏敏芝已經順利的完成了在美國的學業,還自己當起了導演,不僅如此,魏敏芝與大衛的寶寶也出生了,取名劉謙,小傢伙長得虎頭虎腦十分可愛。

社會生活

來自夏威夷的楊百翰大學合唱團2007年5月18日晚在中山音樂堂為北京的觀眾帶來一台世界民歌音樂會。楊百翰大學合唱團的杜安·羅伯茨博士告訴記者,這次音樂會的主持人是魏敏芝。作為該校一年級的學生,她將用漢語和流利的英語擔任現場主持。[4]

她在楊百翰大學學習的是傳媒電視專業。此外,楊百翰大學的學生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大約有50%的學生都出身貧困,魏敏芝在這個人群中非常有代表性,所以,我們很願意招她入校學習。」

「現在她正在與合唱團一起在八達嶺長城上拍節目。」至於她的主持水平和英語水平,「今晚的音樂會上你們就可以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魏敏芝了。」[5]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獎級
2004 全國青年徵文比賽 二等獎
2005 全國青年徵文比賽 三等獎

人物評價

都說老謀子為會挖掘人的主兒,可不是嘛——章子怡同學現在在好萊塢可了不得了,有一個時代華納大股東的男朋友,經常出沒有錢人聚居的地兒,儼然一個東方面孔的「上流美」啊。據秘密線人為本報獨家爆料,當年最土的謀女郎,就是電影《一個不能少》里那姑娘魏敏芝,都在美國混了!

魏敏芝咋能去美國的。

演完老謀子的《一個都不能少》後,被張藝謀評價過「不漂亮,身材也不好」的魏敏芝,只能退而求其次去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結果張家口市赤城縣某村的魏敏芝在面試時被淘汰,最後被西安某影視傳媒學院錄取,成為編導系學生。

後來,一個美國洋博士(中文名字陳爾崗)想資助小魏去美國讀書,並親自來中國見了見魏敏芝,對於出國留學,魏敏芝的理由是:學導演專業(真是很執着),回國後專拍貧苦孩子的生活。經過兩年的備考,魏敏芝考上夏威夷楊百翰大學的傳媒電視專業,更牛的是,小魏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哦!(要知道她的師姐章子怡,相當長時間內還被人取笑英文爛呢,尤其是最經典的在某國際大影展上,只會說I think,like,Thank you)。 媒體採訪

魏敏芝:沒張藝謀她可能在家養豬

「謀女郎」魏敏芝從美國學成歸來現身石家莊市。當年,她因拍攝張藝謀影片《一個也不能少》而成名。此次回國是為了拍攝紀錄片《奇蹟的女兒》,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石家莊是她此行的第一站,當年魏敏芝就是在精英中學讀完的中學。

「我們這次回國拍的紀錄片片名是《奇蹟的女兒》,片子明年冬季將在美國鹽湖城電視台、河北電視台等多個電視台播出。在這個片子裡我擔任製片助理和演員。」魏敏芝說,自己拍這部片子,一是懷舊,二是感恩,三是給更多的朋友一個啟示:只要肯努力,人生就會有奇蹟發生。

隨後接受記者採訪時魏敏芝說:「能夠跟張藝謀叔叔拍戲真的太幸運了。拍攝《一個也不能少》的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才可能有機會讀大學,出國深造……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我可能會在家養豬、結婚、生孩子,做家庭婦女。」

面對「魏敏芝好土,是最土的謀女郎」的提問時,魏敏芝表示:「其實這是別人對他人的評價。每個人都有評價任何事物的權利。我覺得沒有關係,土也罷,沒有改變也罷,只要做我自己就好了。」

首先發掘魏敏芝的張藝謀應該是最有資格發表對她的看法的。1999年10月,張藝謀率魏敏芝、張慧科一行,為宣傳《一個都不能少》來到成都,當時張藝謀就曾告訴魏敏芝,根據她自身的實際情況,不主張她將來從事演藝事業。

這樣的評價是中肯的。但為什麼有學校一定要把魏敏芝向這條路上推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院長的說法是這樣的:「一個窮孩子,能有當導演的夢想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因為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敢做這樣的夢。也許有人會以為我們是炒作,但是我們的本意的確是想給這個孩子一點盼頭。為什麼不能幫她圓夢呢!」為什麼要給這樣的一個孩子圓夢?不是因為她是窮孩子,而是因為她是「謀女郎」中的一個。況且,他們還虛張聲勢地打出了給張藝謀當助理的旗號,其用心不能不讓人懷疑。[6]

騰訊視頻

曾經的最丑謀女郎魏敏芝 如今活成了女神模樣

當年《一個都不能少》的魏敏芝,平庸的謀女郎如今拿綠卡嫁外籍丈夫

張藝謀的這句話讓「謀女郎」魏敏芝感動到現在

魏敏芝是如何成名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