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書·楊播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書·楊播傳出自於《魏書》,此史由北齊魏收撰,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內容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0卷。[1]

原文

楊播,字延慶,自雲恆農華陰人也。祖真,河內、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興未為廣平太守,有稱績。高祖南巡,吏人頌之,加寧遠將軍,賜帛三百匹。

楊播本字元休,太和中,高祖賜改焉。母王氏,文明太后之外姑。播少修整,奉養盡禮。以外親,優賜亟加,前後萬計。進北部給事中。詔播巡行北邊,高祖親送及戶,戒以軍略。未幾,除龍驤將軍。與陽平王頤等出漠北擊蠕蠕,大獲而還。高祖嘉其勛,賜奴婢十口。遷武衛將軍,復擊蠕蠕,至居然山而還。

隨車駕南討,至鍾離。師回,詔播領步卒三千、騎五百為眾軍殿。時春水初長,賊眾大至,舟艦塞川。播以諸軍渡淮未訖,嚴陳南岸,身自居後。諸軍渡盡,賊眾遂集,於是圍播。乃為圓陳以御之身自搏擊斬殺甚多相拒再宿軍人食盡賊圍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無舟船不得救援。水勢稍減,播領精騎三百,歷其舟船,大呼日:「今我欲渡,能戰者來!」賊莫敢動,遂擁眾而濟。高祖甚壯之,賜爵華陰子,尋除右衛將軍。

後從駕討崔慧景、蕭衍於鄧城,破之,進號平東將軍。時車駕耀威沔水,上巳設宴,高祖與中軍、彭城王勰賭射,左衛元遙在勰朋內,而播居帝曹。遙射侯正中,籌限已滿。高祖日:「左衛籌足,右衛不得不解。」播對日:「仰恃聖恩,庶幾必爭。」於是彎弓而發,其箭正中。高祖笑曰:「養由基之妙,何復過是。」遂舉卮酒以賜播日:「古人酒以養病,朕今賞卿之能,可謂今古之殊也。」從到懸瓠,進爵為伯。景明初,兼侍中,使恆州,贍恤寒乏。出除安北將軍、并州刺史,固辭,乃授安西將軍、華州刺史。至州借民田,為御史王基所劾,削除官爵。延昌二年,卒於家。子侃等停柩不葬,披訴積年,至熙平中乃贈鎮西將軍,並復其爵。

譯文

楊播,字延慶,自稱是恆農華陰人。高祖楊結,在慕容氏政權中任職,卒於中山相任上。曾祖楊珍,太祖時到了皇魏,卒於上谷太守。祖楊真,河內、清河二郡太守。父親楊懿,延興末年任廣平太守,有政績。高祖南巡,吏人稱讚他的治績,朝廷加授他為寧遠將軍,賜給帛三百匹。

楊播本字元休,太和年間,高祖賜改字延慶。母親王氏,文明太后的外婆。楊播少年時代即儀表不凡,奉養雙親竭盡禮度。朝廷擢任他為中散,累遷給事,領中起部曹。因是皇帝外戚,朝廷累加優賜,前後達萬計。後進官北部給事中。皇帝下詔讓楊播巡視北部邊疆,高祖親自送他到家,告訴他軍略大計。不久,除任龍驤將軍、員外常侍,轉任衛尉少卿,常侍官職仍舊。楊播與陽平王元頤等人領兵到漠北出擊柔然,大勝而歸。高祖嘉許他的功勞,賜給他奴婢十人。又遷任武衛將軍,又領兵打擊柔然,到居然山兵還。

跟隨皇帝車駕向南討伐,到鍾離。大軍回撤,皇帝下詔讓楊播統領步兵三千、騎兵五百為大軍殿後。當時春水初漲,敵人蜂湧而至,撤還的船隻塞住江川。楊播考慮大軍仍未全部渡過淮河,自己統兵嚴守南岸,親身處後。大軍渡完,敵人也到了,於是圍住了楊播兵馬。楊播把士兵擺成圓陣以抵禦敵人,親身沖入敵陣,斬敵很多。兩軍相持了兩個晝夜,楊播部下糧草已盡,敵人圍攻更加兇猛。魏高祖在北岸觀望,自己又沒有船隻,無法救援。淮河水勢稍減,楊播自領三百名精銳騎兵登上船隻,大叫說:「現在我要渡河,能戰的就上前來。」敵人不敢行動,於是楊播帶領軍馬渡過淮河。高祖十分稱讚他的壯舉,賜爵華陰子,不久又除任右衛將軍。

後來,楊播又跟隨皇駕討伐崔慧景、蕭衍於鄧城,破了敵人,朝廷進其號為平東將軍。當時皇帝車駕在沔水上顯威,皇上已擺下宴席,魏高祖與中軍、彭城王元勰賭射箭,左衛元遙在元勰一邊,而楊播在皇帝一邊。元遙射中靶心,籌限已滿。高祖說:「左衛籌限已滿,右衛也只好作罷了。」楊播回答說:『仰憑聖恩,必須一爭。』於是彎弓發射,也正中靶心。高祖笑着說:「過去養由基神射妙處,大概也不過如此吧。」於是拿着酒杯賜酒楊播說:「古人以酒養病,朕今天犒賞卿的才能,可以說是古今不同了。」從車駕到懸瓠,除授他為太府卿,晉爵為伯。[2]

作者簡介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人 ,南北朝時期北齊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機警敏捷,頗有文采,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寫北魏歷史,聯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後人輯有《魏特進集》存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