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額綠鸚嘴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額綠鸚嘴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青綠鸚嘴魚,Chlorurus frontalis (Valenciennes, 1840),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綠鸚嘴魚屬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琉球群島至澳洲大堡礁海域,棲息深度可達40米,體長可達50厘米,棲息在礁石區,成小群活動,以藻類為食,可做為觀賞魚。

簡介

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隆起,使得在眼前方之前額呈陡直狀。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不完全被上唇所覆蓋;後端具2顆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4(通常為3);頰鱗2列,上列為4-5鱗;下列為4-5鱗。胸鰭具14-16軟條;尾鰭於幼魚時圓形,成體為稍圓形到截形,大成魚略為新月形。幼魚體呈橄欖色,腹部較澹。成魚體呈藍綠色,鱗片上具橙紅色斑;眼上方及眼前方具不規則之橙紅色斑塊,嘴角及下唇亦有橙紅色斑紋。背、臀鰭橙紅色,基底及邊緣為藍綠色;胸鰭上半部藍紫色,下半部藍綠色;尾鰭藍綠色,具數條橙紅色紋。

評價

鸚鵡魚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每當漲潮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鸚鵡魚披着綠瑩瑩、黃燦燦的外衣,從珊瑚礁外的斜坡的深水中游到淺水礁坪和瀉湖中。鸚鵡魚有特殊的消化系統。鸚鵡魚用它們板齒狀的喙將珊瑚蟲連同它們的骨骼一同啃下來,再用咽喉齒磨碎珊瑚蟲,然後吞入腹中。有營養的物質被消化吸收,珊瑚的碎屑被排除體外。鸚鵡魚的咽喉齒不象牙齒一樣尖利,而是演變為條石狀,咽喉齒的上頜面上凸起,正好和下面的凹處相吻合。上、下頜上各生長着一行又一行的細密尖銳的小牙齒。小牙齒密密地排列形成了許多邊緣銳利的板。每當一大群鸚鵡魚游過,一條條珊瑚枝條的頂端被切掉。[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