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程系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高程系統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高程系統是指相對於不同性質的起算面(大地水準面、似大地水準面、橢球面等)所定義的高程體系。

高程系統採用不同的基準面表示地面點的高低,或者對水準測量數據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而產生不同的系統,分為正高、正常高、力高和大地高程等系統。高程基準面基本上有兩種:一是大地水準面,它是正高和力高的基準面;二是橢球面,它是大地高程的基準面。此外,為了克服正高不能精確計算的困難還採用正常高,以似大地水準面為基準面,它非常接近大地水準面。

我國歷史上形成了多個高程系統,不同部門不同時期往往都有所區別。

(1)黃海高程系

黃海高程系以青島驗潮站1950至1956年驗潮資料算得的平均海面為高程系統零點。原點設在青島市觀象山。該原點以「1956年黃海高程系」計算的高程為72.289米。

(2)1985國家高程基準

由於計算這個基面所依據的青島驗潮站的資料系列(1950年至1956年)較短等原因,中國測繪主管部門決定重新計算黃海平均海面,以青島驗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潮汐觀測資料為計算依據,並用精密水準測量監測位於青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得出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高程和1956年黃海高程的關係: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高程=1956年黃海高程-0.029m。

(3)廣州高程

廣州高程 = 1985國家高程系 + 4.26(米)

廣州高程 = 黃海高程系 + 4.41(米)

(4)大連零點

日軍入侵中國東北期間在大連港碼頭倉庫區內設立驗潮站,並以多年驗潮資料求得的平均海面為零起算,稱為「大連零點」。該高程系的基點設在遼寧省大連市的大連港原一號碼頭東轉角處,高程為3.765米。其原點設在吉林省長春市的人民廣場內,現已被毀壞。該系統於1959年以前在中國東北地區廣泛使用。1959年中國東北地區精密水準網在山海關與中國東南部水準網連接平差後,改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大連基點高程在1956年黃海高程系的高程為3.790米。

(5)廢黃河零點

江淮水利測量局以民國元年11月11日下午5時廢黃河口的潮水位作為起算高程,稱「廢黃河口零點」。後該局又用多年潮位觀測的平均潮水位確定新零點,其大多數高程測量均以新零點起算。「廢黃河口零點」高程系的原點,已湮沒無存,原點處新舊零點的高差和換用時間尚無資料查考。

(6)坎門零點  民國期間,軍令部陸地測量局根據浙江玉環縣坎門驗潮站多年驗潮資料,以該站高潮位的平均值為零起算,稱「坎門零點」。在坎門驗潮站設有基點252號,其高程為6.959米。該高程系曾接測到浙江杭州市、蘇南、皖北等地,在軍事測繪方面應用較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