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福 |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出生 | 1961年11月15日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山西省應縣 |
民族 | 漢 |
母校 | 牛津大學 |
職業 | 教學科研工作者 |
研究領域 | 醫學 |
高福 [1]>
-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家 男,1961年11月生,山西應縣人。1983年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1986年獲中國農業大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人物生平
- 1979年,高福進入山西農業大學畜牧獸醫系獸醫專業學習 。
- 1983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之後進入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動醫學院,師從郭玉璞教授,就讀微生物學與動物傳染病學方向研究生。
- 1986年,畢業獲得碩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北京農業大學助教、講師(至1991年)。
- 1991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生物化學博士,師從David H L Bishop、Ernest A Gould。
- 1994年,畢業獲得博士(DPhil-Oxon )學位。之後前往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跟隨Robert Bell從事博士後工作(3個月)。
- 1995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師從 John I bell、Andrew J McMichael、Bent K Jakobsen(至1998年)。
- 1999年,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哈佛醫學院博士後,師從 Don C Wiley、Stephen C Harrison,工作期間獲得英國Wellcome Trust International Travelling Fellow資助(至2001年)。
- 2001年,擔任英國牛津大學講師、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至2004年) 。
- 2004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並進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至2008年)。
- 200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並擔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 2006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200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同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 2010年,擔任英國牛津大學客座教授。
- 2011年5月,擔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至2017年7月) 。
- 2013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14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 2015年7月,出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存濟醫學院院長,11月當選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12月當選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 2016年5月,入選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院士,8月當選亞洲生物技術聯合會主席(中國科學家首次擔任該職)。
- 2017年2月,當選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8月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召開處級以上幹部會議,宣布任命高福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12月,當選非洲科學院院士 。
- 2018年2月,被任命為第八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跨種傳播機制與免疫學領域研究,針對病原跨種傳播機制,特別是在病原與宿主界面的相互識別和相互作用、免疫細胞與感染細胞(靶細胞)的相互識別機制研究方面進行了系統性和創新性工作。
科研成果
- 高福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傳播、感染機制與宿主細胞免疫研究以及公共衛生政策與全球健康策略研究。領導的研究組在流感病毒流行病學、跨種傳播分子機制研究領域建樹頗多,首次證實野生遷徙鳥能夠群體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改變了野生遷徙鳥只是流感病毒貯存宿主的結論;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種新型的重配病毒,與長江三角地區遷徙鳥和家禽有關,呼籲關閉活禽市場以預防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和可能的全球大流行,為國家制定禽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了重要基礎。率領首批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移動實驗室檢測隊赴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描繪出埃博拉病毒的進化圖,在抗擊埃博拉病毒的國際援助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對流感病毒、埃博拉、MERS-CoV和寨卡等多種囊膜病毒的入侵機制進行研究,闡明其分子機制,並研發抗體、藥物等抗病毒手段,為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提供重要支撐
主要獎項
- 截至2017年,高福先後主持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並擔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負責人,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