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昌景教寺院壁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昌景教寺院壁畫
圖片來自freewechat

高昌景教寺院壁畫(德語:Wandbilder aus einem christlichen Tempel, Chotscho)是指德國吐魯番考察隊於20世紀初在高昌古城郊外發現的一座廢棄的唐朝基督教景教寺院內出土的三幅公元9世紀末的壁畫殘片,現藏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亦名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Indische Kunst)。

發現經過

20世紀初,德國Ethnological Museum of BerlinAlbert Grünwedel艾伯特·馮·李·寇克率領的考察隊在吐魯番進行了三次考察,期間發現了兩座摩尼教寺院和一座景教寺院,皆屬廢寺遺址。其中出土了一批摩尼教和景教的壁畫、紙畫、絹畫及麻布畫,包括色彩鮮麗奪目,帶有濃郁波斯風格的手抄本和絲織品、掛軸[1]

這座小型景教寺院位於高昌古城東城牆北端與小佛塔群之間,現存三個殿堂,長約20米,寬近7米。李·寇克在寺內發現殘缺的壁畫,主要繪於東廳北牆、東牆和西廳,大多都非常殘破,他揭取了兩幅較為完整的壁畫:「做懺悔的紅衣女子」和「聖枝主日祭」。克倫威德爾則以寫生畫方式臨摹了另一幅壁畫「基督榮進耶路撒冷城」。

歷史背景

北宋年間,使者王延德於公元981年出使高昌回鶻。他見到當地仍有摩尼教寺院和波斯僧,即景教僧,各持其法,就是被當時的佛教稱為外道的僧侶。東方教會初入唐帝國時稱「波斯經教」,因當時教會大本營位於波斯薩珊帝國,所以唐朝時來到中土的景教教士阿羅本景淨又被稱做「波斯僧」。《宋史·天竺傳》記載:「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五月三日,西州回鶻與波斯外道來朝貢。」這裡所謂的「波斯外道」指高昌回鶻王國的景教信徒。

參考文獻

  1. 張惠明. 德國考察隊在高昌故城收集的摩尼教、景教繪畫殘片. 中國美術報. 2016-05-30 [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