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安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安鄉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位置在興賓區東部,東瀕紅水河與武宣縣黃茆鎮相鄰,南與南泗、蒙村鎮毗連,西瀕紅水河與正龍鄉隔河相望,北與武宣縣石龍鎮、大灣鄉交界。區域面積86.2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20029人。

明、清時期,屬來賓縣南五里。民國時期,屬來賓縣雙松公局。1968年,稱高安大隊,隸南泗鄉。1984年,從南泗析分設置高安鄉至今。截至2020年6月,高安鄉下轄7個行政村。

2019年,高安鄉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1]

歷史發展

明、清時期,屬來賓縣南五里。

民國時期,屬來賓縣雙松公局。

1949年10月,屬大灣鄉公所。

1951年初,劃歸來賓縣九區(南泗區)。

1952年,置高安鄉,為高安鄉得名之始,隸來賓縣九區(南泗區)。

1958年,改稱公社。

1962年,併入南泗公社,稱高安管理區。

1968年,稱高安大隊,隸南泗鄉。

1984年,從南泗析分設置高安鄉至今。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高安鄉轄高安、鰲塘、高蓮、高台、楊村、依灘、翁堯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高安鄉下轄7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高安街安東路28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安鄉地處興賓區東部,東瀕紅水河與武宣縣黃茆鎮相鄰,南與南泗、蒙村鎮毗連,西瀕紅水河與正龍鄉隔河相望,北與武宣縣石龍鎮、大灣鄉交界。 區域面積86.2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安鄉地處丘陵,地勢西高東低。位於鰲塘的門鐘山海拔271.6米,是境內最高峰。

氣候

高安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20.8℃,1月平均氣溫11.9℃,7月平均氣溫28.6℃。無霜期年平均327天。年平均降水量122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95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6月最多。

水文

高安鄉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主要有紅水河、南泗河。紅水河流經鄉境東、西、北部,境內流程17千米;南泗河自南向北貫穿鄉境中部,境內流程10千米。

自然災害

高安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霜凍、倒春寒、冰雹、風害等。洪澇災害是最常見的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在5~8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4年6月,洪澇災害造成100多間房屋倒塌,80%的耕地被淹,50%的農作物絕收。

自然資源

高安鄉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錳、石灰石、鐵礦等;野生動物有香貓、貓頭鷹、山雞、斑鳩、吹風蛇、金環蛇、扁頭風等;野生藥用植物有柴胡、半夏、前胡、地榆、黃精、香蕾、澤蘭、葛根、金錢草等。

人口

2011年末,高安鄉轄區總人口1917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2人,城鎮化率1.63%。另有流動人口475人。總人口中,男性9901人,占51.6%;女性9270人,占48.4%;14歲以下3727人,占19.4%;15~64歲14342人,占74.8%;65歲以上1102人,占5.8%。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12320人,占64.3%。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長率9.1‰。

截至2019年末,高安鄉戶籍人口20029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高安鄉財政總收入35萬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萬元,比上年增長3.5%;從各種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5萬元,增值稅10萬元,企業所得稅10萬元。

2019年,高安鄉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農業

高安鄉有農業耕地面積6.1萬畝,人均3.2畝,以種植甘蔗、水稻、玉米、油料作物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19574萬元,比上年增長22.4%,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6.1%。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1.4萬噸,人均730千克。經濟作物以甘蔗為主。2011年,甘蔗產量25萬噸。截至2011年末,林地面積2.3萬畝,林木覆蓋率30%,活立木蓄積量3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3000噸,主要品種有桃子、李子、梨子、柑橘、龍眼、黃皮等。

高安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1.45萬頭,年末存欄1.24萬頭;牛出欄0.24萬頭,年末存欄0.49萬頭;羊出欄0.10萬隻,年末存欄0.11萬隻;上市家禽8.72萬羽。

工業

高安鄉工業以加工、採石、采沙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2793萬元,比上年增長19.8%。

商業

2011年末,高安鄉有商業網點18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12萬元,比上年增長8.5%;城鄉集貿市場一個,年成交額5211萬元。

金融

2011年末,高安鄉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708萬元,比上年增長20.1%;各項貸款餘額2098萬元,比上年增長10.8%。[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高安鄉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334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5所,在校生1249人,專任教師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35人,專任教師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中學)有高安鄉初級中學。2011年,教育經費達3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高安鄉有農村各類實用人才720人。

文體事業

1996年9月,高安鄉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00戶,入戶率6%。電視綜合覆蓋率99%。

2011年末,高安鄉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處;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3000冊。

2011年末,高安鄉有體育場地22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高安鄉有鄉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1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病床1.58張;固定資產總值23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名。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57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156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高安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戶,人數52人,支出1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96戶,人數1112人,支出83萬元。農村五保供養112人,支出13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4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3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高安鄉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60%;全年征訂報紙、期刊275份(冊)。固定電話用戶679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3.8%;移動電話用戶0.37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80%;寬帶接入用戶200戶。[5]

交通

高安鄉境內有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16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駐地高安村,原名"高案村",原地勢較為低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紅水河暴漲漫沒該村,後遷居地勢較高的今址才始得安寧。後據此更名為"高安"。因此得名。

榮譽稱號

2021年5月,高安鄉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