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升大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升大佛
圖片來自sogou

高升大佛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高升鄉,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宋。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川府發(2002)23號,2002年12月27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廳提出的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1處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13處,現予公布。 請各地和有關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四川省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做好所轄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 附件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

資陽市

資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四川省中部偏東。市境東接重慶市,南鄰內江市,西界成都市眉山市,北連德陽市遂寧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帶,沱江自北往南流經市區。全市總面積5,747平方公里,總人口254.1萬,市人民政府駐雁江區。資陽農業發達,為全省重要豬肉花生產地。

歷史

周朝時屬蜀國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為秦國蜀郡轄地。西漢建元六年(前135年)置資中縣,治今資陽市區,屬犍為郡南朝梁廢資中縣。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置資陽縣於故資中縣,並置資中郡,徒資州來治。《舊唐書•地理志》曰:資陽縣「在資水(今沱江)之陽也」。

開皇初廢資中郡。開皇七年(587年)移資州治至盤石縣(今資中縣)。大業初改置資陽郡,資陽縣屬之。屬資州。北宋因之。南宋淳祐初廢資陽縣。洪武六年(1373年)復置資陽縣,洪武十年(1377年)省資陽縣入簡州成化元年(1465年)復置。初資陽縣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屬資州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制,資陽縣屬下川南道,次年改屬永寧道。1928年廢道制。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資陽縣屬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資中專區,屬川南行署區,1950年改內江專區。1952年內江專區由四川省領導。1968年內江專區改稱內江地區。1985年,內江地區撤銷,改置內江市,資陽縣屬之。1993年1月,撤銷資陽縣,設立縣級資陽市,由內江市代管。1998年2月,由內江市析設資陽地區,行署駐資陽市,轄安岳樂至兩縣及簡陽市。2000年6月,撤銷資陽地區,改設地級資陽市;原縣級資陽市改置雁江區,資陽市轄安岳、樂至兩縣,代管簡陽市。201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1]

地理

位於四川盆地中偏西部,成渝高速公路西段,緊鄰成都,與內江市遂寧市眉山市重慶直轄市相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