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骶管阻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骶管阻滯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骶管阻滯,經骶裂孔將局麻藥注入骶管腔內,阻滯骶脊神經,稱骶管阻滯(caudal block),是硬膜外阻滯的一種。適用於直腸、肛門和會陰部手術

骶管阻滯一般用於臨床麻醉,常用於肛腸手術麻醉,也可用於小兒下腹部手術,如果和臨床診療結合,能解決很多臨床問題。骶管麻醉具有操作簡單、損傷小、起效迅速、麻醉效果確切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肛腸手術中。

注意事項

1.確認骶骨角的正確位置是關鍵。

2.骶管穿刺進針的方向如果與皮膚角度過小,即針體放平,針尖必觸到骶管後部受阻,若角度過大,針尖常觸及前壁。穿刺中如遇到堅硬的骨質,不宜用暴力,應退針少許,再調整針體傾斜度進針,以免引起劇痛及損傷骶管靜脈叢。

3.穿刺中反覆抽吸,測試麻醉平面是保障。

4.刺針細短為宜,進針宜淺不宜深。

5.利多卡因濃度以1%,容量以20ml為宜。

麻醉方法

1.於骶裂孔下方處做一皮丘,但不做皮膚浸潤麻醉,否則影響骶骨標誌,妨礙穿刺定位。

2.穿刺針與皮膚呈70°~80°傾斜,針頭朝向病人頭側,直達骶尾韌帶。此時有彈性感覺,然後將針體向尾側方向傾斜。

3.男性患者與皮膚呈20°角,女性患者與皮膚呈30°~45°,穿過骶尾韌帶後有落空感,推進1~1.5cm後停針。

4.判斷針尖深度不應超過第二骶椎的投影平面。注入空氣1~2ml無皮下氣腫及捻發音,做回吸試驗,無血液、無腦脊液,注入液體毫無阻力。

5.注入麻藥的同時與患者交談,一方面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患者的反應。

6.先注入3~5ml藥液,相隔5分鐘後,若無脊髓麻醉現象,即可注入全量,注藥時間不得小於10分鐘。若回吸有血液,應更換進針部位。

併發症

嚴重併發症較為罕見(誤入血管、硬膜外血腫或膿腫、直腸穿孔)。較為常見的併發症包括損傷血管和皮下滲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