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骨格清秀非俗流(白林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骨格清秀非俗流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骨格清秀非俗流》中國當代作家白林密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骨格清秀非俗流

「醉臥美人腕,醒掌天下權」過去一直是「頂級老男人」的至高追求。行走江湖的,口口聲聲說死也要「死在英雄刀下」,完了還不忘補一句「美人懷中」。自古以來,美女都是人們艷羨、憐惜、愛慕、討好的對象。《詩經》中對美女的夸薦直白明快:「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衛風·碩人》)「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鄘風·君子偕老》)《說文解字》解釋:「媛,美女也。」

南朝沈約《宋書·樂志·艷歌羅敷行》對美女容貌的描寫明顯含蓄委婉了很多:「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總而言之,文人墨客讚揚美女的詩文數不勝數,俯拾皆是。這些多是男人表達對心儀美女的傾慕。當然,歷史留名的美女,除了容貌的絕佳美艷,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內在的才情,即「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內秀,當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是最好不過。這樣,舉手投足之間,才不只徒有搶眼的外表,才能自帶優雅的氣質。

越劇《紅樓夢》里有唱詞唱道:「只道他腹內草莽人輕浮,卻原來骨格清奇非俗流。」 這是黛玉跟寶玉接觸之後對寶玉的初步印象。如果把「骨格清奇」改為「骨格清秀」,實際也就成了寶玉對黛玉的「精神要求」。跟一眾只會塗脂抹粉的丫鬟、姐妹們廝混慣了的寶玉,一見到林黛玉,立馬驚為天人!黛玉後來的言行舉止也證明了她有着與眾姑娘完全不同的清潔與秀氣,更難得的,是她絲毫沒有寶釵身上的圓滑、世故與城府。「清秀」「氣自華」不只讓男人神魂顛倒,女人見了也會瞬間智商歸零!

宋代楊湜《古今詞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李之問完成了在長安的任職,到京城開封述職,等待下一步的「組織」任命。閒來無事,李之問在青樓偶遇了「資性慧黠」的京城名妓聶勝瓊,聶美人優雅開朗,歌賦嫻熟,李之問「見而喜之」。二人詩文答和,默契投緣,相見恨晚!

吏部文書下達,李之問辭行,聶勝瓊特意在蓮花樓為他餞行,即席賦詞一首,末句是「無計留君住,奈何無計隨君去。」 李之問感動得稀里嘩啦,怎奈家中已有妻室,縱有萬般不舍,也只能如聶勝瓊所言「奈何!」「無計!」 動情之下,李之問「復留經月。」兩人又廝守了一個多月。

李聶二人痛恨光陰如箭,李之問老婆在家可早就等着急了!一家子吃喝拉撒全指望李之問「掙工分」呢!於是乎一遍遍地捎信催他趕緊回去!沒辦法,李之問只得跟聶勝瓊道別。

分別不到十天,聶勝瓊思念難耐,作《鷓鴣天》一首,托人寄送,半路上追到了李之問,讀完,李之問小心地把書信「藏於篋間。」 到家後,老婆收拾行李,看到了這首詞,追問之下,李之問老老實實做了交代。李之問懺悔性「廝混回放」,李夫人滿不在乎,好像那個事兒發生在隔壁!她倒是興致勃勃、一遍遍地吟誦着「尋好,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頗有文采的她對聶勝瓊的詞作大加讚賞,連夸「語句清健」!這下倒把等着挨罵的李之問給整蒙圈了!

驚喜還在後面。李夫人翻箱倒櫃,變賣了所有首飾,加上壓箱底的體己,合到一塊兒,讓李之問帶上馬上去京都贖出聶勝瓊。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李之問馬不停蹄,飛奔而去!

聶勝瓊也非常感激李夫人的大度和她對自己的欣賞,來到李家,立即摘下首飾,換上短衣,「以主母禮」侍奉李夫人,之後三個人一直和睦相處。

相對於李之問夫婦、聶勝瓊三方皆大歡喜的文戲,東晉時期桓溫的那段婚外情就有點兒驚險了!南朝·宋虞通之《妒記》記載,桓溫平定西蜀,強取了李勢的女兒為妾,但是不敢帶回家,因為他那身為長公主的老婆,脾氣暴躁又很強勢,於是偷偷把李勢的女兒藏在了外宅。紙里包不住火,這事兒終歸還是叫他老婆知道了!桓夫人二話不說,帶上人,提刀直奔外宅,準備立馬殺之而後快!

到了地方,李氏女正在窗前梳頭。面對氣勢洶洶的桓夫人,她鎮定自若,慢慢綰好了頭髮,大大方方地給桓夫人行了個禮,「神色閒正。」《世說新語·賢媛》記述,此時李氏女又緩緩說道:「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再加上李氏女「姿貌端麗」,這從容的氣質、強大的氣場,一下子就把桓夫人給鎮住了!她咣當把刀扔到了地上,俯身摟住李氏女:「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娃,我看見你都心生憐愛,更何況我家那個老東西!) 由此之後,桓夫人開始善待李氏。

聶勝瓊「語句清健」的一首詞,徹底征服了李夫人;李勢的女兒臨危不亂,大方從容,長公主放下了屠刀。她們一個贏在了骨格清秀,一個贏在了骨格清奇。

貂蟬閉月,玉環羞花,西施沉魚,昭君落雁,李延年妹妹傾國傾城,說到底還只是「好看」。都不及《胡笳十八拍》「驚蓬坐振,沙礫自飛」(明·陸時雍《詩鏡總論》)的蔡文姬,也不及「履正修文」,惹得納蘭性德留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絕唱的班婕妤。

明代楊爾增《兩晉秘史》中最先出現了「名媛」一詞,指的是有家族名望的美麗女性。晚清女詩人沈善寶在《名媛詩話》一書中提出,名媛可以沒有家世背景,但是一定要「有才有品」。民國時期的文化環境,解放了女性,造就了她們的獨立人格,促成了名媛輩出。林徽因、潘素、蕭紅、張愛玲、唐瑛、陸小曼……不勝枚舉。現如今的快餐式選美,卻沒能成就一個名媛,名媛也成了「稀有物種」,眼下已經「瀕臨滅絕」。

「有品」的男人欣賞美女的眼光,其實也都跟李夫人、長公主的欣賞角度一致——有才有品、有氣質、骨格清秀。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朱自清把「不雜塵滓」的梅雨潭比作溫潤如玉的初戀少女,實際上他們要讚美的,也都是美人的內秀,含蓄的美——「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 一眼看透,那只是「好看」;溫潤如玉卻「看不透」,越看越耐看,是一種極致的內秀美。[1]

作者簡介

白林密,河南泌陽人,農民,愛好文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