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虎難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騎虎難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難,但又不能停止,進退兩難。《新五代史·郭崇韜傳》:「俚語曰:『騎虎者勢不得下。』」
出 處
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蘇峻反;溫嶠推陶侃為盟主;侃西歸;嶠說侃曰:『……今日之事;義無旋踵;騎虎之勢;可得不乎?』」
例 句
1. 因為當初沒人,我勉強承擔這個活,到現在已是~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勢成騎虎、跋前疐後 、進退兩難、 不尷不尬 、進退維谷 、進退失據 、欲罷不能、 左右為難
反義詞: 一帆風順、勢如破竹 、 無往不利、 一帆風順、 一往無前
典 故
東晉成帝的時候,大臣溫嶠組織了一支聯軍去討伐叛亂的***。在戰爭的初期,有幾路聯軍連連失利,軍中糧食也快用完了。
這種境況很讓主帥陶侃着急,他生氣地對溫嶠說:「你動員我來時,說一切都已安排妥當,現在交戰不久,軍糧就快完了,如果不能馬上供應軍糧,我只有撤軍。」
溫嶠對陶侃說:「自古以來,要想打勝仗,首先得內部團結。現在我軍雖然乏糧,處境困難,可如果馬上撤軍,不僅會讓人恥笑我們,而且也會使叛軍更加囂張。
我們目前的處境,正如騎在猛獸的身上,不把猛獸打死,怎麼能夠下得來呢?咱們只有一鼓作氣堅持到底呀!」,陶侃接受了溫嶠的勸說,率軍奮勇殺敵,終於打敗了叛軍。
溫嶠勸說陶侃的「騎猛獸安可下哉」一句話,後來演變成了成語「騎虎難下」。表示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來已經不可能,因而騎虎難下也含有進退兩難的意思。 [1]
視頻
成語故事-騎虎難下
參考資料
- ↑ 騎虎難下的故事、騎虎難下的典故,漢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