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駱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駱峪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縣西南。東、北兩方與廣濟鎮相連,南依秦嶺太白山陳河鎮接壤,西與翠峰鎮相鄰,總面積95.6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駱峪鎮下轄7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6個行政村。2018年,駱峪鎮戶籍人口6943人。2011年,駱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712萬元,有工業企業11個。[1]

中文名: 駱峪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周至縣

地理位置: 周至縣西南

面 積: 95.65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駱峪村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407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 口: 6943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此地為古駱國地,山谷初名駱谷,為漢唐川漢交通要衝,後更今名。

建置沿革

清雍正年間,轄境歸師家所。

1912年,歸馬召鄉。

1949年後,屬馬召鄉。

1950年,成立馬召區第三鄉,轄西駱峪和峪內串草坡等18村。

1958年,屬廣濟公社駱峪管理區。

1978年,改為駱峪公社。

1983年,改設駱峪鄉。

2011年10月改為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向陽、神靈寺、尚興、駱峪、新村、復興寨、黃家灣、紅旗、雙合、韓家山、串草坡、碾子坪、茅草坪13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駱峪鎮轄駱峪、黃家灣、紅旗、復興寨、神靈山、向陽、新村、尚興、雙合、韓家山、串草坡、碾子坪12個行政村;下設56個村民小組,42個自然村。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駱峪鎮下轄7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駱峪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駱峪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西南。東、北兩方與廣濟鎮相連,南依秦嶺、太白山與陳河鎮接壤,西與翠峰鎮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8千米,總面積95.65平方千米。距縣政府14千米。

地形地貌

駱峪鎮地處秦嶺北麓的山區、平原結合部,以山區為主。

氣候特徵

駱峪鎮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秋兩季短,夏冬兩季長,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200C,極端最低氣溫-15℃,極端最高氣溫38℃。生長期年平均240天,無霜期年平均260天。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10月。

水系水文

駱峪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駱峪河,自南向北匯集於駱峪水庫,庫容650萬立方米,流域面積為30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駱峪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冰雹等。

自然資源

駱峪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銅、石英、石墨、鉛鋅等。另有地下熱水資源,尚未開發利用。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駱峪鎮轄區總人口714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20人,城鎮化率10.1%。另有流動人口1500餘人。總人口中,男性3748人,占52.4%;女性3400人,占47.6%;14歲以下1367人,占19.1%;15—64歲4280人,占59.9%;65歲以上1501人,占21%。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駱峪鎮人口出生率5.5‰,人口死亡率1.40‰,人口自然增長率4.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2.9人。 2018年,駱峪鎮戶籍人口694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駱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70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駱峪鎮耕地面積11216畝,人均1.56畝。2011年,駱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712萬元,比上年增長17%。

種植業

駱峪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駱峪鎮糧食生產4903噸,人均685千克。其中小麥2670噸,玉米2233噸。駱峪鎮主要經濟作物是蔬菜。2011年,駱峪鎮蔬菜種植面積1300畝。

林業

截至2011年末,駱峪鎮累計造林6800畝,其中經濟林1895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萬株,林木覆蓋率50%,活立木蓄積量1202立方米。

2011年,駱峪鎮水果種植面積1400畝,產量2074噸,主要品種以獼猴桃、油桃、杏、李子等為主。

畜牧業

駱峪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駱峪鎮生豬飼養量0.26萬頭,年末存欄0.17萬頭;羊飼養量0.034萬隻,年末存欄0.034萬隻;牛飼養量0.304萬頭,年末存欄0.125萬頭;家禽飼養量1.9萬羽,上市家禽1.9萬羽。2011年,駱峪鎮生產肉類404噸;畜牧業總產值119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2.2%。

第二產業

2018年,駱峪鎮有工業企業11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駱峪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千米,投遞點2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000餘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300件,征訂報紙、期刊530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700戶,比上年增加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6%,比上年提高6%;互聯網端口總數400個,其中已占用端口360個,寬帶接人用戶360戶,比上年增加100戶。2018年,駱峪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個。

交通運輸

2011年,駱峪鎮有鎮級公路1條,總長20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駱峪鎮有幼兒園(所)21所,在園幼兒1420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13所,在校生3426人,專任教師9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2所,在校生2235人,專任教師11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駱峪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23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0.02億元。專業衛生人員7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駱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2萬人次,住院手術132台次。2011年,駱峪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萬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駱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戶,人數21人,支出66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90戶,人數2076人,支出260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3人,支出1.29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人。

歷史文化

駱峪是遠古先民文明開化的源頭,4500年前古駱國的所在地,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第三個兒子駱明的封地,史稱「古駱國」,已有4200多年的歷史,古駱國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源頭。據《陝西文史》記載:「駱明是駱國君主,是大禹的祖父,是中華民族的先祖之一」。「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傳說就出生在駱峪禹谷(東駱峪)的汶山石紐下的禹穴。駱峪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城西南,約15千米處的秦嶺北麓,周圍有白土山、黃家崖、青崖子、黑山寺、紅崖子等拱衛於北,形成五色朝染之勢。南部九條山脈如群龍飲水,頭聚谷口,探於駱水,若九龍朝聖,故其地亦名九龍口。由駱國古城遺址南的谷口入山,便是著名的儻駱古道。舊時,由關中到漢中的山道有好幾條,而儻駱道最為便捷但也同時最為險峻。如今,當年那些古道,大多已被寬闊的公路所替代,只有儻駱古道,仍保留着原始的風貌。據說,當年楊貴妃快馬加鞭食鮮荔的唯一通道便是這裡。白居易做周至縣尉時,亦曾到過駱峪,還在駱城驛的牆壁上提筆留詩:「石擁百泉合,雲破千峰開。平生煙霞侶,此地重徘徊。今日勤王意,一半為山來。」後來元稹到此,看到白詩,喜出望外,以袖拭壁,遂題詩相和:「郵亭壁上數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牆下是行時。」當白居易第二次來到駱城驛,看到元稹的和詩,又寫下了《駱口驛舊題詩》一首:「拙詩在壁無人愛,鳥污苔侵文字殘,惟有多情元待郎,繡衣不惜拂塵埃。」

視頻

愛剪輯-駱峪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