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齒樹的栽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齒莧樹(學名:Portulacaria afra Jacq.)是刺戟木科、馬齒莧樹屬植物。常綠小灌木。

原產地株高可達4米,盆栽植株則較矮。

莖圓形,莖節明顯,分枝近水平,肉質多漿汁,紫褐色。葉對生,倒卵形,

長1.2厘米,寬1厘,厚0.2厘米,葉肥厚多汁葉端截形,葉面光滑,鮮綠色,

光滑,有光洋,與馬齒莧葉相似。花小,淡粉紅色。

馬齒莧樹為常見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樹形低矮、緊湊,

葉片密生、肥厚光滑、鮮綠亮麗,極雅致美觀

為很受人歡迎的小型觀葉植物。常室內盆栽,或製作成小型盆景觀賞。

產地生境

原產於埃斯瓦蒂尼和南非,從小卡魯盆地向東穿過東開普省,

到達夸祖魯-納塔爾省,再向北沿着勒邦博山脈,

到普馬蘭加省的加洛維德、塞庫胡尼蘭省(Sekhukhuneland)和文達省(Venda)。

它偶爾在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韋種植,其在這些地區的天然存在無法證實(Wild,1961)。中國引種,

各地普遍栽培。生長於多汁灌木叢、灌木叢和灌木叢中的乾燥岩石斜坡。

性喜溫暖的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半陰,耐乾旱,怕積水,畏寒冷。適宜在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

繁殖方法

扦插

採用扦插繁殖。生長期均可進行,但以春季5-6月扦插效果最好。

結合修剪,選取一年生健壯莖枝,剪成長3-5厘米的段作插穗。待剪口晾乾後,插入乾淨的濕沙中。很谷易生根成活。

成活後的扦插苗放在陽光充足處或半陰處養護,

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頭兩個月不要施肥,

以促進根系的生長,以後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以提供充足的養分使植株生長健壯,

及時剪除基部萌發的幼枝,以集中養分,加快主幹的生長速度。

嫁接

嫁接由於在製作盆景時,馬齒莧樹葉片呈黃白色,所含的葉綠素不多,

合成的營養物質較少,所以長勢較弱。可用生長多年、根干古雅多姿的馬齒莧樹做砧木,

當年生充實健壯的樹馬齒莧枝條做接穗,在生長季節以劈接的方法進行嫁接。

選擇蒼老古雅、形態佳的馬齒莧樹老樁做砧木,

並把所有的側枝短截。截下的側枝可進行扦插繁殖。

截取當年生、健壯充實的樹馬齒莧枝條做接穗,其長短要求不嚴,

若接穗過長,可將其截為數段,以節約材料。抹去砧木上的新芽嫩葉

用利刀把需要嫁接側枝頂部的干皮削掉,直到露出新的組織

在砧木截面的中間縱切一刀,深1-2厘米。把接穗下部兩邊對着斜切一刀,

使其呈鴨嘴狀。把接穗插入砧木的切縫中,用塑料薄膜把接口處綁緊

把砧木上的每個側枝都進行嫁接。

把嫁接好的樹馬齒莧放在通風良好的半陰處養護,

注意避免雨淋,澆水時也不要讓水進入嫁接口處,

10-15天後放在陽光充足處或半陰處養護

以後澆水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隨時抹去砧木上萌發的新芽,

以免分散養分,影響接穗的生長。若發現接穗死亡或嫁接失敗,

應在原位及時補接,以使接穗生長均勻,株形美觀。[1]

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

栽植:春季栽植或換盆換土。在中國南方地區可室外栽培,北方地區應盆栽室內越冬。

盆栽採用腐葉土2份、粗沙2份、穀殼炭1份混合配製成的培養土作盆土。

每1-2年換1次盆土。栽植或換盆前要對根進行修剪,剪去枯根、爛根和過密的根,

待剪口驚干後栽植。栽後放庇蔭處,不要馬上澆水,要數天後再澆水,以免傷口感染爛根。

光照與溫度:生長期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多接受陽光照射,也可放在室內光線好的地方,

散射光條件下也能生長良好。冬季應入室內,放在向陽處,溫度保持10以上。

澆水與施肥:生長期要充分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經常過濕,更不能積水。

夏季高溫期要節制澆水,盆土保持適當十燥。冬季減少澆水,盆土保持乾燥。

澆水應掌握「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盆土寧干勿濕。生長期應補充肥,

每月施2-3次稀薄的液肥,肥料既可是腐熟的餅液肥,也可是氮、磷、鉀的複合肥
[2]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原產地株高可達4米,盆栽植株則較矮。莖圓形,莖節明顯,

分枝近水平,肉質多漿汁,紫褐色。葉對生,倒卵形,長1.2厘米,寬1厘,

厚0.2厘米,葉肥厚多汁葉端截形,葉面光滑,鮮綠色,光滑,有光洋,

與馬齒莧葉相似。花小,淡粉紅色。[3]

主要價值

馬齒莧樹為常見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樹形低矮、緊湊,

葉片密生、肥厚光滑、鮮綠亮麗,極雅致美觀,

為很受人歡迎的小型觀葉植物。常室內盆栽,或製作成小型盆景觀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