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骨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骨胡

 

 

 

馬骨胡壯族拉弦樂器。壯族稱冉督、冉列。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帶和雲南、湖南等省壯族地區。

簡介

馬骨胡在壯語中稱「冉督」、「冉列」。「冉」為胡琴統稱,督,為骨頭,意即用馬、騾、牛的骨頭製成的胡琴。故通常稱之為馬骨胡或骨胡。壯語又稱「冉列」、「冉森」。「列」、「森」兼有體積小、發音高而尖之意。「冉列」又是由傳說中一對青年男女的名字所組成。形制與奚琴類型的樂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悅耳動聽,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曲、說唱音樂、壯劇和布依戲等戲劇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百色、樂業、凌雲等桂西百色地區,貴州省興義、安龍、貞豐、冊亨、望謨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等地。

琴筒原用一段、現用多塊馬、騾或牛大腿骨拼粘製成,長10—12、直徑5厘米,呈橢圓形,前口蒙蛇皮、魚皮或蛙皮,後敞口。琴杆紅木或紅椿木製,上粗下細,長46—60厘米,頂端雕馬頭為飾。置二軸,原黃(一種鹿)角制,現用紅木製。張二條鋼絲弦。定弦d1、a1,音域 d1—e3,兩個多八度。

演奏時,琴筒置於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頓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於獨奏、八音樂隊合奏、莫倫說唱和壯劇伴奏。是八音樂隊的主奏樂器,在壯劇樂隊中也居領奏地位。

結構

傳統的馬骨胡,由琴筒、琴頭、琴杆、弦軸、千斤、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琴筒呈橢圓筒形,多採用「哩馬」(小馬)的大腿骨上部製作,兩端稍加修整,大口一端磨平,琴筒原用一段、現用多塊馬、騾或牛大腿骨拼粘製成,長10—20厘米、直徑5厘米,呈橢圓形,筒身上下開出裝入琴杆的通孔,筒長10厘米—12厘米、直徑4厘米—6厘米,大口一端作為筒前口,多蒙以蛇皮,也有蒙魚皮或青蛙皮的,並使用雞蛋清做粘合劑,筒後端敞口或置音窗。琴頭、琴杆多使用一整根硬木或竹杆製成,多採用紅木、紅椿木、羅漢竹或金竹製作,上粗下細,全長46厘米—60厘米,木製者以紅木為好,竹製者以羅漢竹最佳。琴頭系在木製琴杆頂端雕刻出馬頭為飾,竹製琴杆則需單獨雕出木製馬頭鑲嵌於竹杆上端,馬頭雕飾精巧細緻,玲瓏美觀。琴頭下方橫置二軸,置軸部位呈方柱形,弦軸原來多用雄黃(即黃麂,又稱吠鹿)角製作,既質地堅硬、不易跑弦,又靈巧美觀、風格獨特;後來多使用黃楊、黃檀或琴杆木料製作,呈圓錐形,軸柄部位刻有條紋,置軸方向與琴筒平行。琴杆呈圓柱體,上粗下細,中間設有絲弦作為千斤。皮面中央置有木製空心琴馬,張有兩條琴弦,定弦d1、a1,音域d1—e3,兩個多八度。原來多用羊腸弦或絲弦,現改為鋼絲弦。琴弓用細竹做弓杆,兩端拴以一束馬尾為弓毛,弓長60厘米左右。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陳列着一支來自壯族民間的馬骨胡。琴筒用馬的大腿骨製作,呈橢圓形,筒長11.5厘米,前口蒙以蛇皮,面徑6厘米,後口置鏤空音窗,內徑4厘米。琴杆紅木製,全長61厘米,頂端雕以馬頭為飾,下方置軸部位呈方柱形,其上橫置兩個硬木製圓錐形弦軸,軸長12厘米。琴杆圓柱形,上粗下細,中間設絲弦千斤,下端裝入琴筒並外露,竹製空心琴馬、張兩條絲弦,琴弓用細竹做杆,較粗一端在弓杆尾部,兩端拴以黑色馬尾為弓毛,弓長69厘米。這支馬骨胡為196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音協贈予音樂研究所珍藏。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建國後,改革的馬骨胡用內蒙馬及牛骨拼粘琴筒,尤以大洋馬腿骨拼粘的琴筒發音最好,音量宏大;並將琴杆加粗改短,弦軸改為紅木製作,琴弦用鋼絲弦,採用二胡琴弓,演奏時還將雙膝夾持琴街改為置於腿上,60年代已用於獨奏。今天的馬骨胡,定弦為d1、a1,音域由d1~e3,有兩個多八度。音色清脆、明亮,既與京胡近似又較之柔美,已成為富有壯族特色的獨奏、齊奏樂器。在北路壯劇樂隊中,馬骨胡是主奏樂器。為它配奏的,還有一種琴筒較大的中音馬骨胡。它們襯托唱腔,使壯劇音樂更加優美動聽。

演奏方法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琴筒置於左腿上或夾於兩膝間,琴杆直立,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兩弦間拉奏。馬骨胡通常按五度關係定弦為a1、e2,音域a1—d4。民間也常定弦為:f1、c2;g1、d2;c1、g1;d1、a1。在「八音」合奏和壯劇伴奏中,也常用反五度或四度定弦。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清脆明亮,高音較為尖銳,低音較為剛勁,介於高胡和京胡之間,但要比京胡柔和。演奏民間曲調時,只用第一把位,很少換把。演奏技巧左手有打音、倚音和滑音等,右手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打音、倚音、滑音和頓弓等。馬骨胡主要用於獨奏、樂隊合奏、莫倫說唱和為壯劇、布依戲、山歌和說唱伴奏。在「八音」樂隊中,馬骨胡是主奏樂器,它在基本曲調不變的基礎上,自由加花、延長或緊縮,使曲調產生多聲部的效果。馬骨胡在壯劇伴奏中,猶如京胡在京劇中所起的作用。壯劇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壯劇過去用清胡伴奏,現在用一支馬骨胡伴奏;北路壯劇用兩支馬骨胡伴奏,並分別用反、正兩種定弦(如反弦定e2、a1,正弦定d1、a1),也將這種定弦稱為公、母馬骨胡。在壯劇伴奏中,馬骨胡領奏曲牌的第一小節,然後其它樂器再同時進入各自的聲部。馬骨胡也是山歌、浪哨歌等民歌和靖西、德保一帶莫倫說唱的伴奏樂器。在民間,馬骨胡沒有獨奏樂曲,多是演奏器樂合奏曲牌、戲劇曲牌和山歌調。馬骨胡經常演奏的曲牌有:《正調》、《八板調》、《過場調》、《迎客調》、《月調》、《八音調》、《升堂調》、《喜調》、《苦調》、《梳妝調》、《採茶調》、《探姑樓》、《馬走街》、《馬到林》、《武將調》和《乖嗨咧》等。著名的民間藝人有:隆林的班其業、韋卜元、韋公,西林的黃文標、蘇志輝,田林的黃福祥等,他們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磨練出嫻熟的技藝,有的技法多彩,風格濃郁,有的可以同時吹木葉和拉奏馬骨胡。

名曲名家

馬骨胡是民間八音樂隊的主要樂器。亦用於齊奏和獨奏。齊奏曲有《壯鄉春早》、《壯山駝鈴》等。

馬骨胡經常演奏的曲牌有:《正調》、《八板調》、《過場調》、《迎客調》、《月調》、《八音調》、《升堂調》、《喜調》、《苦調》、《梳妝調》、《採茶調》、《探姑樓》、《馬走街》、《馬到林》、《武將調》和《乖嗨咧》等。 著名的民間藝人有:隆林的班其業、韋卜元、韋公,西林的黃文標、蘇志輝,田林的黃福祥等,他們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磨練出嫻熟的技藝,有的技法多彩,風格濃郁,有的可以同時吹木葉和拉奏馬骨胡[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