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蒂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蒂斯
中文名:亨利·馬蒂斯
外文名:Henri Matisse
國籍 :法國
出生地:勒卡多小鎮
出生日期:1869年12月31日
逝世日期:1954年11月3日
職業:畫家、雕塑家、版畫家
主要成就:野獸派創始人
代表作品:《豪華、寧靜、歡樂》《生活的歡樂》《開着的窗戶》《戴帽的婦人
圖片來源網址:[1]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豪華、寧靜、歡樂》《生活的歡樂》《開着的窗戶》《戴帽的婦人》等。 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21歲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着,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生平

1869年 生於法國南部。 1879年 10歲 進入公學,主要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 1887年 18歲 中學畢業。父親把他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他順利地通過了考試。

《開着的窗戶》 1889年 19歲 正式完成學業後,他回到家鄉附近的聖——康丹,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上了辦事員,他的主要工作是抄寫存入檔案的資料。 1890年 21歲 患盲腸炎住進醫院,為打發無聊時間,母親送來一箱畫具讓他臨摹箱蓋上的圖畫。未料想,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其一生的轉折點。 1891年 22歲 說服父親,懷抱當一名畫家的志向,再次來到巴黎。馬蒂斯先就學於學院派畫家布格羅門下。 1892年 23歲 轉入象徵主義畫家莫羅的畫室學習。在莫羅鼓勵下,他認真研習盧浮宮的藏畫,不間斷地臨摹各藝術大師的作品,在巴黎街頭寫生,探索着自己的藝術道路。 1896年 27歲 他的4幅油畫第一次在「國家美術聯盟沙龍」公開展出,獲得成功。 1898年 29歲 初露頭角的馬蒂漸成家立業,妻子是個溫順而賢惠的女性,畫家夙願得償,且在繪畫間隙嘗試雕塑的創作。 1899年 30歲 馬蒂斯的風景畫、人物畫、靜物畫已與昔日大相徑

馬蒂斯手稿 庭,形體之簡潔、色彩之鮮亮,讓老師莫羅甚感驚訝。 1896-1904年 是藝術家尋找新方向時期。馬蒂斯內心萌動了革新意念,開始注視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的作品,欲從各種風格汲取營養。一段時間,他跑到街頭、咖啡館等地畫了無數的畫,使他進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進他研究新的技法。 1903年 34歲 帶有明顯「野獸派」特徵的作品,便提前出現在他的筆下。 1905年 36歲 巴黎秋季沙龍美術作品展揭幕時,一位名叫路易·沃塞爾的批評家被一幅幅用純色隨意塗抹成的油畫驚得目瞪口呆。室中間有一尊多那太羅的雕像,批評家指着雕像驚呼「多那太羅被野獸包圍了!」這一句戲言,使西方美術史上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流派——野獸派,作為這個潮流的靈魂人物,馬蒂斯的大名也不脛而走,蜚聲世界。 1903-1906年 野獸派盛行的三年。這期間反對者的咒罵聲此起彼伏,馬蒂斯也遭到強烈攻擊,幸好有幾個收藏家獨具慧眼,大量購買他的作品,馬蒂斯一時身價百倍。 1906年之後 馬蒂斯的藝術創作進入多產時期。他的個展在巴黎、紐約、莫斯科、倫敦、斯德哥爾摩、柏林等城市輾轉展出。他也藉機旅行歐洲、北非,巡禮各地藝術尋求新的靈感源泉。他成為當時國際畫壇最活躍的畫家之一。 1914年 45歲 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過冬,在一間閒靜的畫室里完成了許多作品,室內的女人及靜物是他最喜歡畫的題材。 1920年之後 馬蒂斯擴大了創作領域,他在雕塑、版畫、壁畫、插圖方面的造詣同樣展示出過人的才賦。 1930年之後 他的藝術達到高峰,他被同行推為本世紀最負盛名的美術巨匠。 1941年 72歲 馬蒂斯患了腸道疾病,經歷了兩次痛苦的

亨利·馬蒂斯墓 手術,從此病魔就再沒離開過他。身體的虛弱使他再也不能站在畫布前作畫,於是他又開始了一種新的藝術創作——剪紙。為了剪出色彩鮮麗的作品,他親自動手,染出自己需要的彩紙,靠在床上不停地剪。這位老人仿佛在以孩子的娛樂消磨最後的時光。雖然他生命的最後兩年幾乎都是在病床上度過的,但他的創造力卻從來沒有停息過。 1954年11月3日,馬蒂斯逝世在長期居住的尼斯,享年85歲。

職業生涯

早年生活

馬蒂斯繪畫作品 (1869-1898)馬蒂斯出生在法國北部-加來海峽諾爾省勒卡托康布雷西,是一位富裕糧食商人的長子,他的爸爸經營藥店和種子貿易的生意,並期望亨利·馬蒂斯將來能接管家族生意。馬蒂斯在法國皮卡第博安昂韋爾芒多瓦長大後,卻決定於1887年去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回家鄉作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得闌尾炎生病期間,第一次開始作畫,並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如同在天堂里」,於是立志成為一個藝術家,但卻令他的父親十分失望。 馬蒂斯早年從事法律事務,23歲改學繪畫,曾入朱利安美術學院師從布格羅,爾後進象徵主義畫家莫羅的畫室。莫羅對色彩的主觀見解對馬蒂斯影響很大,莫羅認為「美的色調不可能從抄襲自然中獲得,繪畫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像和夢幻才能獲得」。在他離開學校後又受西涅克的點彩派影響,同時吸收凡·高和高更所長,借鑑黑人雕塑和東方裝飾藝術,表現出對傳統藝術的徹底決裂。作品中體現了野獸派的美學觀念:即大膽的色彩、簡練的造型、和諧一致的構圖以及強烈的裝飾性,形成了他獨特的畫風——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畫面簡潔、清晰,省略了多餘的細節,以單純的線條和色彩構成畫面藝術形象。 1891年,他回到巴黎,在朱里安學院學習繪畫,成為布格羅和莫羅的學生。他一開始先繪畫靜態生物

馬蒂斯繪畫作品 及風景,並已基本精通。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尼古拉·普桑及讓-安東尼·華托等更早期的畫家都對馬蒂斯的風格造成影響,但近代的藝術風格如愛德華·馬奈和日本藝術也為他所吸收。其中夏爾丹更是讓馬蒂斯仰慕的藝術家,馬蒂斯在盧浮宮臨摹了夏爾丹的四幅畫像。 於1896及1897年,馬蒂斯去拜訪一位澳大利亞藝術家約翰·彼得·羅素,當時這藝術家住在布列塔尼半島離岸的貝勒島,更向他介紹印象派和當時寂寂無名的梵高的畫作,因梵高曾經是羅素的朋友。馬蒂斯的風格頃刻改變,他在未來更說︰「羅素是我的老師,他向我解釋什麼是色彩理論。

藝術探索

1908年馬蒂斯公開表明了自己的藝術觀念,他說:奴隸式的再現自然……色彩的選擇不是基於科學,我沒有先入之見的運用顏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湧來。他還說過:我所夢想的藝術,充滿着平衡、純潔、靜穆,沒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題材。一種藝術對每個精神勞動者是一種平息的手段,一種精神慰藉手段熨平他的心靈;對於他們意味着從日常 辛勞和工作里獲得寧靜。他稱這種藝術為安樂椅式的藝術。 在野獸派銷聲匿跡以後,馬蒂斯仍繼續他的藝術探索。他為了研究人體藉助於雕塑,他一生創作了大約70件雕塑作品。在20年代之前曾採用各種自由手法創造一種新的繪畫空間,還經歷了短暫的立體主義時期,但他從未出現支離破碎的物象,他通過研究如何將物體幾何化、簡化。他在不改變觀點的前提下,將大塊的鮮明色彩作抽象的安排,達到既富有裝飾性又具有空間深度的效果。 晚年的馬蒂斯通過彩色剪紙來試驗色彩關係。他的藝術達到極其簡練,帶有平面裝飾性。然而他的偉大之處正在於超越狹小的裝飾天地,從而創造了「大裝飾藝術」的概念。

作品

《舞蹈》創作於1909-1910年,馬蒂斯在創作時,把模特兒帶到地中海岸邊,他認為這件作品跟地中海給他的喜悅情緒緊密相連,畫中背景的藍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藍的天空,一大片綠色讓人想起翠的綠地,人物的硃砂色則象徵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體。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所控制,他們手拉着手圍成一個圓圈,扭動着身軀,四肢瘋狂的舞動着。

Notre-Dame, une fin d'après-midi(1902)

Green Stripe(1905)

The Open Window(1905)

Woman with a Hat(1905)

Les toits de collioure(1905)

Le bonheur de vivre(1906)

The Young Sailor II(1906)

Madras Rouge(1907)

Blue Nude (Souvenir de Biskra)(1907)

紅色的和諧(1908)

《宮女》(1922年)

The Conversation(1909)

Dance(1909)

L'Atelier Rouge(1911)

Zorah on the Terrace(1912)

Le Rifain assis(1912)

Le rideau jaune(the yellow curtain)(1915)

La lecon de musique(1917)

The Painter and His Model(1917)

Interior At Nice(1920)

Odalisque with Raised Arms(1923)

Yellow Odalisque(1926)

Robe violette et Anemones(1937)

Woman in a Purple Coat(1937)

Le Reve de 1940(1940)

Deux fillettes, fond jaune et rouge(1947)

Jazz(1947)

The Plum Blossoms(1948)

Chapelle du Saint-Marie du Rosaire(1948,在1951完成)

Beasts of the Sea(1950)

Black Leaf on Green Background(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