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文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文革
出生 (1968-03-27) 1968年3月27日(56歲)
中國天津
國籍 中國
職業 乒乓球運動員
知名作品 1985年全國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 1989年第10屆世界盃賽男子單打冠軍 1990年第11屆亞運會乒乓球男單、男雙冠軍 1992年 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單季軍 1992年第13屆世界盃乒乓球賽男單冠軍

馬文革,國家乒乓球運動員。七歲開始學打乒乓球。1975年進入河西區業餘體校。1979年進入天津體工大隊。1985年入選國家乒乓球集訓隊。右手橫握球拍,是中國乒乓球隊1989年底至1993 年期間第一主力,也是中國男乒處於最低谷時唯一在世界乒壇最高峰保有一席位置的中國運動員,為中國乒乓的重新崛起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曾在德國甲級隊尤利希隊比賽4個月,再到比利時一俱樂部打球,後又回到德國效力於甲級俱樂部奧森豪森隊。1998年11月加入河北省六通乒乓球俱樂部。

運動生涯

1997年12月1日,列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男子單打第9位。

1998年1月,列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男子單打第10位。

1998年7月,列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男子單打第15位。

1998年8月,列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男子單打排名第18位。

1999年8月,列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最新男子排名第18位。

1999年12月,列國際乒聯公布的1999年世界最終排名第17位。

2000年1月,列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最新男子單打第17位。

1995年,第43屆在家門口幫助中國乒乓球隊重奪第43屆世乒賽男團冠軍,第43屆世乒賽後不久,馬文革選擇了前往德國打球,直至今天已經處於不惑之年的馬文革仍然在乒乓球檯上拼殺,以他的競技狀態,在歐洲乒壇仍然位列男單三甲之內,這令昔日的同行由衷地感嘆,「以這樣的年齡征戰歐洲俱樂部聯賽,而且每年的成績都很優秀,他已成為中國乒壇的一個傳奇人物。」

時光如梭,細細算來,馬文革在德國已經生活了12個年頭,整整一個輪迴。 好像是命運使然,與天津乒球斷絕了多年聯繫的馬文革又回來了,2005年代表天津男乒征戰第十屆全國運動會,2007年他又加盟浙商銀行-天津乒乓球隊,重歸天津隊麾下,就像眾多海河兒女一樣,即使走得再遠,心中也永遠割捨不掉對故鄉的思念,而且走得越遠,時間越長,這種思念就愈發強烈。

在德國生活的這12年,馬文革先後輾轉在德國的中、南部,在格蘭藻、利勃海爾等五個俱樂部打球,在為這五家俱樂部效力的這12年間,馬文革為每一個東家帶來了數不清的榮譽和冠軍獎盃,馬文革效力於位於斯圖加特東南十幾公里的Frick-enhausen俱樂部,他已經為這家俱樂部效力了將近三年時間,他幫助這家俱樂部打進了歐洲俱樂部聯賽的決賽。如今,處於不惑之年的馬文革事業有成,妻子給他生了兩個可愛的兒子,又拿到了永久定居德國的綠卡,他的生活多少有些令人羨慕,然而在德國生活的這12個年頭中,馬文革也像常人一樣嘗遍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馬文革退役時仍是中國乒壇,乃至世界乒壇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然而初到德國時,馬文革和剛結婚的妻子像所有初到異國他鄉的中國人一樣遇到了不少的麻煩,當時他們對德語一竅不通,在這裡也沒有親戚朋友,一切都要自己動手,由此在德國生活的前兩年被他們形容成「最痛苦的回憶」。

個人生活

在歐洲乒壇混跡了十多年,馬文革一直保持不錯的競技水平,其秘訣是什麼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對此,馬文革的解釋很簡單,一是自己以前在國內打的底子好,其次在德國的生活節奏慢,這讓他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生活習慣,由此延長了他的運動生涯,第三是歐洲優秀選手大都是大刀闊斧的類型,這給他打球降低了很多難度。

馬文革介紹說,德國乒乓球賽制悠久、規範,賽事頻繁,只聯賽就分甲、乙、丙等不同級別,還有德國杯、歐洲冠軍杯、國際乒聯的公開賽、巡迴賽等。國內是「以訓備賽」,國外是「以賽代訓」。歐洲一流選手每年交手的機會很多,彼此非常熟悉。

拿着一杯純正的啤酒,吃着可口的香腸,曬着暖暖的太陽,度過一個輕鬆的下午……這是眾多德國人的標準生活,馬文革對於這種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在國內每天都忙得要命,但是在德國除了三、四個小時有限的工作時間外,剩餘的時間就是休息,這讓我能夠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乒乓球上,而且還有時間陪伴家人。來德國12年了,我的生活習慣跟以往差不多,家裡-俱樂部-外出比賽,基本就是這麼一個模式,身體由此保持得非常好。」對於聞名遐邇的德國啤酒,馬文革坦言,他的感受倒不是特別深,「我不愛喝酒,嘗倒是嘗過,但是感覺不出有什麼特別,作為運動員,喝酒要適量,才能保持好自己的身體,這是我保持競技狀態的一大秘訣。」

已經到了不惑的年齡,但是馬文革在歐洲俱樂部男單排名中始終位列三甲,2006年和2007年都是波爾第一他第二,即使與正在上升期的波爾交鋒,馬文革也不落下風。對此,馬文革的解釋是,這要感謝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功底,「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的技術是全世界最好的,我能夠打到現在就是最好的證明。歐洲選手都是大刀闊斧的類型,而我的技術相對於他們更加細膩、紮實,與他們交鋒還是有優勢的,如果換成亞洲球員,這種優勢就幾乎不存在了,畢竟我的年齡已高,打技術細膩的年輕人沒有優勢可言。」

社會活動

單拍闖天涯

在馬文革的身上,雖然沒有奧運會和世錦賽冠軍的光環,但是球迷們仍然記住了他的名字。在中國男子乒乓球隊最難堪的時候,馬文革替中國隊挽回了一些面子,1989年、1992年的第十屆和第十三屆世界盃賽上,他的金牌捍衛了中國男乒的地位。在那個時候,馬文革的冠軍是鼓舞人心的,但是,因為技術和中國男子乒乓球的大環境也註定了馬文革的成就到了頂峰。

1995年10月,28歲的馬文革與妻子到德國打球。十年間,他輾轉在德國的中、南部,先後成為奧森豪森和格蘭藻等五個乒乓球俱樂部簽約球員。據馬文革介紹說,德國乒乓球賽制悠久、規範,賽事頻繁。他每年大約要參加60多場比賽,平均每周有一場賽事,比國內多得多。 馬文革 說起在異國他鄉的生活,依然黑黑瘦瘦的馬文革告訴我們,他在國外賴以謀生的手段———乒乓球技藝,全是國家多年培養的結果。「我現在還能打球,可以說是在吃老本,全靠在國內底子打得好。」馬文革這樣說道。

問起在國外的生活感受,馬文革認為可以用「獨立」、「簡單」這兩個詞語來概括。「以前在國內比賽時,什麼都不用操心。現在在國外的一切訓練、比賽要自己操持,此外還有家庭等一些生活上的瑣碎之事都是要自己去解決,還好小孩子都比較聽話。不過當生活具有了慣性時,一切就歸於簡單。」

馬文革夫婦膝下有二子,大的7歲半,小的3歲多。談到孩子今後的發展,馬文革說:「一切順其自然吧,讓他們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於今後生活的打算,馬文革樂觀地說,身體還好,還能打幾年球吧。不過,有記者問是否會考慮選擇當教練時,馬文革則笑稱:「當教練還是太累了。」除了打球外,馬文革在德國與人合夥開了一家器械配件公司,按他說生意還不錯。「主要還是想讓自己多一些選擇,將來不打乒乓球了,最起碼還有別的事情可幹嘛。不過,生意並不是我管理,我現在仍然以打球為主,我想,這輩子是離不開乒乓球、離不開體育了。」 國內球迷喜歡馬文革的原因很多,有人說他打球精彩,觀賞性很強;有人說他精神可嘉,在中國男乒最低潮時作出了貢獻;也有人說他的品質高尚,不顧個人得失,無怨無悔地擔當中國隊的陪練。當然,更令人飲佩的是,他對乒乓球的執著,楷模。

相關視頻

1993年世乒賽團體決賽,馬文革力斬老瓦

2015乒乓球世界冠軍挑戰賽 馬文革vs羅斯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