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峽鎮隸屬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 地處華亭市西部關山東麓,東南與東華鎮、西華鎮接壤,西與莊浪縣韓店鎮、張家川縣毗鄰,西北與山寨鄉策底鎮相依,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51.17平方千米。

曾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三次設鎮。1982年,設立馬峽鄉。2002年,撤鄉改鎮。 截至2018年末,馬峽鎮戶籍人口12257人。 截至2020年6月,馬峽鎮轄14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馬峽村。

2011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1355元。 截至2018年末,馬峽鎮有3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1個。[1]

自然環境

馬峽屬溫帶半濕潤區大陸腹地季節性氣候,氣候涼爽,四季分明,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到55.5%。有車廠溝水庫和馬峽湺、車廠溝河流等,水資源充足潔淨。位於該鎮西南部的蓮花台,是自黃帝始、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祭天之地,風景奇麗秀美,怪石林立,文物古蹟豐富,以其自然風光和人文內涵引人入勝,是華亭縣旅遊勝地之一,並被列為省列旅遊開發項目之一。探明儲量的礦藏有石灰石、粘土、硅鐵石等。

交通通訊

馬峽中古隴東通往隴西的要塞之一,歷史上曾是屯兵、儲糧、養馬、造車之地,省道304線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覆蓋全境,信息暢通。

經濟狀況

馬峽依託地域優勢,走"發展兩大產業,突出地域特色"之路,大力發展藥材、草畜產業。藥材以規範化種植為先導,不斷提升科技含量,產品品種多、質量優、產量高,享有"藥材之鄉"的美譽,又因其所產大黃色澤好、氣味濃、藥力佳而被譽為"大黃之鄉"。全鎮優質中藥材育苗面積達2800畝,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4100畝。草畜產業以溫棚養殖為主,飼養方法不斷改良。全鎮大牲畜存欄達8440頭,豬存欄達5132口,按照廣開門路、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不斷增強,招商範圍不斷擴大。已引資332萬元,興辦起石料廠、石灰廠、水泥預製廠、採礦廠、機磚廠、飼料加工等6家企業,企業運轉正常,效益良好。並引資435.7萬元進行小城鎮綜合開發,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橫三縱"的格局大體形成,街道面貌煥然一新。[2]

特色產業

按照馬峽黨委、鎮政府發展藥材、核桃、草畜三大產業的發展規劃,在藥材產業開發方面,馬峽鎮政府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堅持"典型培育、示範帶動、擴大規模、提升效益"的開發思路,積極引導群匯調整產業結構,通過中藥材示範園、青松中藥材飲片公司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全鎮以中藥材種植為主要經營方式的農戶達到85%以上,初步實現了零散種植向大田規模種植的轉變。

馬峽鎮藥材產業呈現出"散戶經營向協會集體經營轉變、初級藥材種植向中藥材育苗轉變、種糧農戶向中藥材產業工人轉變"的良好態勢。經過鎮政府努力奮鬥,在馬峽村建成5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一處,在趙莊、蔣莊兩村以土地流轉為依託,集中連片建成集"地膜藥材推廣、新品種引進、規範化育苗和規範化種植"為一體的千畝科技示範推廣基地一處,對中藥材示範園進行了綠化,整修道路1條1.2公里,進一步提升了園區建設檔次和服務功能,帶動全鎮藥材種植面積達到了2.02萬畝,人均1.7畝。採取招商引資,支持平涼客商投資600萬元,在蔣莊村建成了全縣首家中藥材加工龍頭企業馬峽青松中藥飲片公司。該企業年收購加工銷售大黃、獨活等各類中藥材20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2200萬元,就地解決當地群眾就業50人以上,有效提高了藥材產業增加值,人均藥材產業收入達到了640元,藥材產業收入占到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6%。針對市場波動,藥材銷售難問題,鎮上立足打造隴東中藥材集散地的發展定位,投資319萬元,在省道304線沿線的鎮政府所在地馬峽村,實施了中藥材交易市場建設項目。該項目的實施,將徹底解決多年來馬峽乃至全縣中藥材交易有市無場的問題,有力促進全縣藥材產業長足發展。

在核桃產業開發方面,馬峽鎮黨委、鎮政府將核桃產業作為我鎮農民致富增收的新興產業來抓,建成雙明村集中連片500畝優質核桃栽培示範基地。核桃基地後續管理工作落實到位,苗木防凍工作已全面到位;草畜產業開發方面,投資28萬元,完成占地2.82畝的千頭規模肉牛養殖小區一期建設工程,建成彩鋼瓦陽光板屋頂,雙列雙槽式溫棚牛舍300平方米,培訓室,辦公室3間60平方米,配套建成圍牆、大門及青貯飼料池等附屬設施。[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