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安彩陶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安彩陶石


馬安彩陶石
原圖鏈接

彩陶石,又稱為馬安石,產於柳州合山市馬安村紅水河十五灘,有彩釉和彩陶之分,石肌似瓷器釉面稱彩釉石,無釉似陶面者稱彩陶石。有純色石與鴛鴦石之分,鴛鴦石是指雙色石,三色以上者又稱多色鴛鴦石,鴛鴦石以下部墨黑上部翠綠為貴。色分翠綠、墨黑、橙紅、棕黃、灰綠、棕褐等色,俗稱「唐三彩」。屬沉積岩,以硅質粉砂岩或硅質凝灰岩為主,彩釉石多見平台、層台形,不求形異,首重色澤,以翠綠色為貴。現在已近乎絕跡。彩陶石多見象形、景觀等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馬安彩陶石

外文名;Ma Ancai Tao stone

產 地;廣西、贛州

天然馬安彩陶石
原圖鏈接

特 性;石色和石質如彩陶

彩陶石介紹

馬安彩陶石,又名馬安石、彩陶石,主要產於廣西合山市馬安村紅水河河床中。該石是深潭中的臥底石,其石色和石質如彩陶,表面有蠟狀光澤;具有翠綠、墨黑、橙紅、棕黃、灰綠、棕褐、淺藍、青灰、古銅等色澤,石上天然過度色極佳,色澤條紋層次分明;石膚潤澤,有的似陶色,有的像古瓷;形狀多為塊狀,常有高低錯落的方圓角;有綠玉石、黑釉石、黃釉石、粽釉石等多個種類。

馬安彩陶石有彩釉石和彩陶石、純色石與鴛鴦石之分,石肌似瓷器釉面者稱彩釉石,無釉似陶面者稱彩陶石,鴛鴦石是指雙色石,三色以上者又稱多色鴛鴦石,彩陶石是該石種之泛稱。

成因

馬安彩陶石深藏於紅水河河床底部,是1992年初冬於十五灘發現的新石種。此石的產地很狹窄,紅水河在此地暗礁側伴衝出一條很深的河道,旁邊形成一條長約三百多米的回水灣,水灣中的石頭千百萬年來被紅水河湍急的流水帶着砂石沖刷磨礪而形成。

特性

馬安彩陶石屬沉積岩,石質以硅質粉砂岩或硅質凝灰岩為主構成,硬度約5.5度,石形以多邊形的幾何形體居多,水洗度很強,表面光滑細膩,各種礦物組成的顏色鮮亮,一般以豆綠、灰色、墨色為常見,而以綠色為上乘。馬安彩陶石的外形變化較小,大多欣賞石頭的形狀、顏色和質地。彩陶石見有象形、景

頂級彩陶石
原圖鏈接

觀等狀;黑彩陶石質地細滑,潤澤感佳;彩釉石則多見方柱稜角之形,石膚溫潤如脂,石色釉面光彩怡人,尤以翠綠色為貴;鴛鴦石以下部墨黑而上部翠綠色者為上品;而綠質黃釉石具有唐三彩之神韻;尤其是綠玉石,色調沉靜優雅,純淨無暇。彩釉石類產出極少。[2]

造型

彩釉石的造型變化不大,多呈塊面的幾何形體。彩釉石能在眾多石種中脫穎而出,廣受青睞與魅力主要得益於彩釉石表面那層細密光亮、端麗油潤的釉質,極富中國陶瓷之韻味;而其方塊造型則被視為剛正穩重、不偏不倚的人格象徵。

種類

該石是深潭中的臥底石,色調沉靜優雅,其石色和石質如彩陶,表面有蠟狀光澤;具有翠綠、墨黑、橙紅、棕黃、灰綠、棕褐、淺藍、青灰、古銅等色澤,石上天然過度色極佳,色澤條紋層次分明;石膚潤澤,有的似陶色,有的像古瓷;形狀多為塊狀,常有高低錯落的方圓角;有綠玉石、黑釉石、黃釉石、粽釉石等多個種類。

馬安彩陶石有彩釉石和彩陶石、純色石與鴛鴦石之分,石肌似瓷器釉面者稱彩釉石,無釉似陶面者稱彩陶石,鴛鴦石是指雙色石,三色以上者又稱多色鴛鴦石,彩陶石是該石種之泛稱。[3]

贛南彩陶石

與廣西合山市馬安村彩陶石有所不同,「贛南彩陶石」顏色較豐富,紅、黃、綠三原色,外加黑色。純色石和鴛鴦石,色彩明亮,把石頭切開,表面反應出的顏色也滲透其中,

表里如一。水沖度極好,天然釉面光澤。特別是鴛鴦石,顏色的變化對比,形成一幅幅美妙絕倫的圖案;而且有些形狀奇特,讓人們愛不釋手。經地質部門鑑定,按地質學分類為酸性岩體中的沉積岩,其成分為:sio269.17%、Al2o311.72%、Cao4.15%、Mgo2.5%、Fe2o33.15%、K2o2.28%、Na2o2.73%、Tio20.11%。由於是沉積岩,其石質細潤,硬度6.5—7度。除觀賞性外,還可用作雕刻。有些石友雕刻作印章,效果很好。


相關視頻

M2107天然彩陶石 原石寶磬觀賞石 案頭石小擺件

四方來財*寶磬天然彩陶石M2099觀賞石原石案頭小擺件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