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丁·布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丁·布策(德語:Martin Butzer;英語:Martin Bucer,又譯馬丁·比塞、馬丁·布塞爾,1491年-1551年),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新教神學家和改革家。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占庭,拜占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1]。拜占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2]的概括。

簡介

馬丁·布策出生於阿爾薩斯的塞萊斯塔,當時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帝國自由城市。他曾是道明會修士,因受馬丁·路德影響欲改革維桑堡教會而被天主教會處以絕罰,被迫逃往斯特拉斯堡。1549年他被輾轉英國,執教於劍橋大學講授神學之前,參加過若干次宗教會議,試圖調解慈運理與路德之間的爭執,來促進德國瑞士改革派教會的聯合,幾次在哈根諾、沃木斯和拉提斯本參加與羅馬天主教和解的會議,可惜未成功。他死後,女王瑪麗一世命令破壞其墓地,焚毀了他的屍體,然而,伊麗莎白一世後來又重修了他的墳墓。

追求和睦

在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風起雲湧的世代,開始沒多久各方意見就不是如此相同。就其中兩位領袖,路德與慈運理(Huldrych Zwingli,1484-1531)年紀相仿,1520年代40歲上下的兩人,已分別成為德國及瑞士的宗教改革運動領袖,卻因着神學教義上的不同意見,產生幾多的爭辯。生於1491年的布策,比兩位前輩年輕7歲,卻扮演和平之子得角色,致力調解路德與慈運理兩人的歧見與紛爭。1520年代中後期,路德與慈運理對於聖餐論各執一詞,且兩人漸趨極端。布策自1529年開始居中協調,既要取得路德這位對手方領袖的首肯,更需要承擔被己方同路人不信任的風險。雖然布策一再奔走,但是努力卻難有明顯果效。然而,讓人感到敬佩的是,即便是遇到了重重阻礙,布策仍持續的盡其所能地使人和睦,雖然有時被批評過於妥協,沒有確定的立論;但是,布策尋求和睦的決心和努力卻值得讓人尊敬。

視頻

馬丁·布策 相關視頻

精羅落淚!親身參與君士坦丁堡之戰!
500年君士坦丁堡之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