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道文化的演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道文化的演變
圖片來自搜狐網

香道文化的演變,香道文化的定義是從四庫全書子部香譜卷上的三部香譜探討來的。即1.香譜(宋洪芻字駒父著),2.陳氏香譜(宋陳敬字子中著),3.香乘(明周嘉胄字江左著)等。所記載的我國傳統用香歷史文化來定義香道文化,就是指我國關於使用香材的文化活動總稱。

原文

  香道文化的發展在我國已歷數千年,世界上各宗教、各民族也都自有各民族特色的香道文化發展,香文化的歷史和內涵,可以說是與人類歷史發展同步的。我國香道文化的發展與歷朝歷代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這是因為薰香的文化除了是一般民間信仰拜神使用之外,他是文人雅士的高級文化藝術活動,他伴隨着書法和茶道而精進發展,香文化盛行的幾個朝代設『香席』是很優雅又有藝術涵養的雅士活動。

  我國關於沉香一詞最早始見於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公元502—566年),沉香被列為「上品」,所謂上品是指皇家貴族專屬的用品。漢武帝給妹妹平陽公主的嫁妝就有精美的博山爐。引證皇家用香的歷史.隋唐史料中有豐富的沉香記載,到晚唐及五代則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發展。在宋代;好的沉香是「一兩沉一兩金」,被喻為「香中之王」,是宋人四大雅事(品香、賞花、掛畫、飲茶)之一。香道文化到宋朝發展到了極致,「香」已經完全融入社會生活中。此後,用香風氣長行,直至明、清。兩代,就已變為了「一寸沉一寸金」此時香道文化是代表高貴、優雅的生活情趣和品味。是在物質生活豐富之後發展出來提升精神層面的產物。然而,晚清國勢與人文沒落,加上幾次的文字獄使香道文化逐漸遠離了文人雅士們的生活,晚清之後到最近的20餘年前,香道文化只在民間流傳和民俗之用,高雅的香道文化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中。其實香道文化的起源各國都有不同的發展,而且都與宗教有相當關係。西方文化的香道精神偏向於實質物質面,注重養生的角度,尤其是芳香療法的發展非常有其歷史。宗教的使用也是極為普遍。

  ※附錄:聞香筆記

  蘇東坡和黃庭堅。蘇東坡自製香「雪中春信」。又寫《沉香山子賦》與黃庭堅之間經常有詩文和作。如《和黃魯直燒香二首》

  四句燒香偈子,隨風遍滿東南。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

  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一柱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閒。

  黃庭堅又以《復答子瞻》兩首回應

  置酒未容虛左,論詩時要指南。迎笑天香滿袖,喜君新赴朝參。

  迎燕溫風旖旎,潤花小雨斑斑。一柱煙中得意,九衢塵里偷閒。

  每首詩都以「南,參」「斑,閒」押韻。香席活動的程序和今天的大同小異。即興吟詩作賦,涉及佛教和典故的頗多,因此品香需要財力和學養。

  《聞香》詩-宋文徵明

  綠葉熒熒宿火明碧煙不動水沉清

  紙屏竹榻澄懷地細雨輕寒燕寢情

  妙境可能先鼻觀俗緣都盡洗心兵

  日長自展南華讀轉覺逍遙道味生[1]

參考來源